[發明專利]一種可配置物料清單的轉換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035145.0 | 申請日: | 2016-1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90073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2-06 |
| 發明(設計)人: | 徐舉宏;萬海峰;季國靈;張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6/22 | 分類號: | G06F16/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遠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04 | 代理人: | 魏曉波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東新區***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配置 物料 清單 轉換 方法 裝置 | ||
一種可配置物料清單的轉換方法及裝置。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確定多個不同技術標準到統一技術標準的多個匹配映射表;確定目標可配置物料清單采用的技術標準;查找與所述技術標準相對應的匹配映射表;基于匹配映射表將目標可配置物料清單轉換為統一標準可配置物料清單。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基于任何技術標準下的組合型整車配置特征均可用一組最細配置特征來重新定義的原理,根據所述最細配置特征創建統一技術標準,能夠高效、便捷的將采用不同技術標準的目標可配置物料清單自動轉換成基于統一技術標準的統一標準可配置物料清單,極大地提高了產品在生產線上的投產及變更效率,減少了數據轉換人工成本,而且有利于減少或避免出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數據處理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可配置物料清單的轉換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市場的競爭加劇,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將業務延伸到海外市場。為了減少投資成本,提高生產線的使用效率,一些整車集團嘗試將旗下多個品牌、多個技術中心研發的不同技術標準的車型同時規劃到同一條生產線實現柔性生產。但是,汽車行業大規模定制模式下制造系統的特點導致不同的廠商對技術特征的定義完全不同,使得一個整車配置特征在不同的技術標準下可能產生一對一、一對多甚至多對多交叉匹配的情形。以汽車的駕駛員安全氣囊為例,有的技術中心直接將駕駛員安全氣囊作為一個技術特征(也可稱為配置特征),有的技術中心則將駕駛員安全氣囊和副駕駛安全氣囊合并為一個技術特征,甚至有的技術中心并未將駕駛員安全氣囊作為一個技術特征進行定義。正是由于不同廠商對可配置物料清單(Bill of Material,簡稱BOM)中各個整車配制技術中心的定義不統一,如果沒有非常完善的邏輯,就無法實現不同廠商產品的共線生產。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現有比較常用的方法是由產線端的技術人員將不同廠商的可配置BOM手工轉換成統一技術標準下的可配置BOM,然后再基于統一技術標準下的可配置BOM進行共線生產,這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不同技術標準的產品無法共線生產的問題,但效率低下,需要研發部門花費大量人力物力,不利于共線生產的大規模普及。
在現階段,大多數情況下,技術人員只能將各個廠商基于各自技術標準定義的BOM手工轉換成一個統一技術標準下的BOM數據。但是,這樣的方案轉換效率低下,不利于共線生產模式的大規模應用,而且容易出錯。
發明內容
本發明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技術無法高效地將采用不同的技術標準定義的目標可配置物料清單自動轉換成基于統一技術標準下的統一標準可配置物料清單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可配置物料清單的轉換方法,包括如下步驟:確定多個不同技術標準到統一技術標準的多個匹配映射表,所述統一技術標準基于最細配置特征建立,所述多個匹配映射表包括不同技術標準下的原始組合型整車配置特征到統一技術標準下的最細配置特征的映射關系,以實現不同技術標準下原始組合型整車配置特征的邏輯約束表達式向統一技術標準下最細配置特征的邏輯約束表達式的等效轉換;確定目標可配置物料清單采用的技術標準;查找與所述技術標準相對應的匹配映射表;基于所述匹配映射表將所述目標可配置物料清單轉換為統一標準可配置物料清單。
可選的,所述匹配映射表包括字段匹配映射表,基于所述匹配映射表將所述目標可配置物料清單轉換為統一標準可配置物料清單,包括如下步驟:確定所述目標可配置物料清單中的字段的字段屬性,所述字段與所述原始組合型整車配置特征一一對應;基于所述字段屬性判斷所述目標可配置物料清單中的字段是否需要轉換;當判斷結果表明所述目標可配置物料清單中的字段需要轉換時,基于所述字段匹配映射表將所述目標可配置物料清單中的字段轉換為一個或多個標準字段,所述標準字段與所述目標可配置物料清單中的字段基于所述字段匹配映射表相匹配,所述字段匹配映射表與所述目標可配置物料清單中的字段的字段屬性相對應,所述標準字段基于所述統一技術標準映射轉換,所述標準字段與所述最細配置特征一一對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3514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圖文信息的分鐘級監測系統
- 下一篇:圖書推薦系統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