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OIS相機模組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034661.1 | 申請日: | 2016-1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66868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13 |
| 發明(設計)人: | 鄭臺勛;韓珍石 | 申請(專利權)人: | 納木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3B5/00 | 分類號: | G03B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銀龍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曾賢偉;郝慶芬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ois 相機 模組 | ||
1.一種OIS相機模組,其特征在于,
其包括:
第二基本單元(130),其固定于終端;
第一基本單元(110),其在上述基本單元(130)上沿水平方向移動;
OIS致動器,其介于上述第二基本單元(130)與上述第一基本單元(110)之間,讓上述第一基本單元(110)沿著上述水平方向移動;
筒管部(120),其相對于上述第一基本單元(110)在平行于光軸的方向移動,且安裝有鏡頭;
AF致動器,其介于上述第一基本單元(110)與上述筒管部(120)之間,讓上述筒管部(120)沿著平行于光軸的方向移動;以及
蓋子(190),其固定于上述第二基本單元(130),
上述OIS致動器包括固定于上述第一基本單元(110)的第一磁鐵(131)及固定于上述第二基本單元(130)且配置在上述第一磁鐵(131)的下部的OIS線圈(135),
上述第二基本單元(130)與上述第一基本單元(110)之間的間距維持恒定,上述第一基本單元(110)與上述筒管部(120)之間的間距也維持恒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OIS相機模組,其特征在于,
上述AF致動器在上述水平方向上以上述鏡頭的中心為基準偏向相反于上述OIS致動器配置位置的另一側地配置,
以上述鏡頭為基準配置在互相相反位置的上述OIS致動器及上述AF致動器在上述光軸方向上配置于上述鏡頭可移動的AF移動范圍內。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OIS相機模組,其特征在于,
包括:
OIS球,介于上述第一基本單元與上述第二基本單元之間而讓上述第一基本單元沿著上述水平方向移動;
吸附部,沿著上述光軸方向讓上述第一基本單元吸附在上述第二基本單元;
上述第一基本單元及上述第二基本單元是在平面上沿著順時針方向按序形成了第一頂點、第一邊、第二頂點、第二邊、第三頂點、第三邊、第四頂點、第四邊的四角形形狀,
上述OIS致動器配置在上述第一頂點、上述第一邊、上述第二頂點中至少一個的附近,
上述AF致動器配置在上述第三邊側,
上述OIS球鄰近上述第一頂點、上述第二頂點、上述第三頂點、上述第四頂點地配置,
上述吸附部配置在上述第二邊及上述第四邊側。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OIS相機模組,其特征在于,
上述OIS致動器設有固定在上述第一基本單元并且隔著上述OIS線圈位于上述第一磁鐵的相反側的第二磁鐵,
在上述第一磁鐵與上述第二磁鐵的配置方面,上述第一磁鐵的N極與上述第二磁鐵的S極相對,上述第一磁鐵的S極與上述第二磁鐵的N極相對地配置。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OIS相機模組,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基本單元設有和上述第二磁鐵相對地配置的OIS孔傳感器,
配置在上述OIS孔傳感器與上述OIS線圈之間的上述第二磁鐵能遮蔽傳向上述OIS孔傳感器的上述OIS線圈的磁力。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OIS相機模組,其特征在于,
上述OIS致動器包括憑借磁力互相相對移動的第一OIS構件及第二OIS構件,
多個上述第一OIS構件沿著上述光軸方向配置在相互隔離的位置并且固定在上述第一基本單元與上述第二基本單元中的某一個,
上述第二OIS構件介于多個上述第一OIS構件之間并且固定在上述第一基本單元與上述第二基本單元中的其余一個,
上述第一OIS構件與上述第二OIS構件中的某一個包含磁鐵,
上述第一OIS構件與上述第二OIS構件中的其余一個包含線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納木加有限公司,未經納木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34661.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