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治療咳喘的中藥散劑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033725.6 | 申請日: | 2016-1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7926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29 |
| 發明(設計)人: | 趙志庫 | 申請(專利權)人: | 趙志庫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8 | 分類號: | A61K36/9068;A61K9/14;A61P11/14;A61P11/06 |
| 代理公司: | 鞍山貝爾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23 | 代理人: | 喬麗艷 |
| 地址: | 114000 遼寧省鞍山市岫巖***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中藥散劑 咳喘 水飲 咽喉 治療 重量份配比 薄荷 桔梗 原料組成 風寒 旱半夏 牛蒡子 生白芍 生甘草 旋復花 麻黃 干姜 荊芥 利氣 前胡 咽痛 咽癢 配方 氣溫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治療咳喘的中藥散劑,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組成:旋復花4~6份、姜炙旱半夏4~6份、荊芥4~6份、薄荷4~6份、牛蒡子4~6份、麻黃2~3份、桔梗4~6份、前胡3~5份、生白芍4~6份、生甘草3~5份、干姜3~5份。本發明治療咳喘的中藥散劑配方辛甘和用,辛勝于甘,其氣溫,既能宣散寒邪,又能解咽喉怫郁之熱,逐水飲,并利氣降逆,對風寒及水飲痰飲上凌客于咽喉之咽癢、咽痛及氣上逆之久咳有效。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以中草藥為原料的中藥,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治療咳喘的中藥散劑。
背景技術
外感誤治之久咳,大多為醫者不加辯證,概用寒涼、消炎、止咳、鎮咳、收澀之類藥,誤以干咳無痰為燥咳。這類的咳喘多為風寒外束,肺氣不宣或風寒內侵,肺氣郁閉,宣降失常。寒痰客于咽喉,故喉癢、咽痛,加之亂用寒藥,涼遏外邪,傷脾敗胃,蓋水谷不化精微,則停聚而為痰為飲,痰飲上凌,阻于肺絡,則宣降失常,發于咳喘。
臨床辯證分型主要有:1、癥狀有喉癢、咽痛,干咳無痰或干咳少痰,痰白清稀,咳聲重濁不揚,稍惡風寒,午后多有低熱,舌淡,苔白薄; 2、外感誤治或失治之久咳,主癥為咳嗽痰多,色白,感寒加劇,胸悶,氣塞,或面灰暗,行寒,怕冷,氣急,痰稀白,舌淡胖,白膩苔;3、肝氣素郁,微感風寒,痰氣郁結,阻于咽喉久咳,主癥為自覺喉中有痰,時時干咳,或咳時干噦,氣逆,舌淡,苔白薄膩。
目前,尋求一種高效治療咳喘的藥物是急待解決的問題。本發明人經過多年臨床研究,終于找到一種用于治療咳喘的中藥散劑。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治療咳喘的中藥散劑。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按照本發明的用于治療咳喘的中藥散劑,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組成:
旋復花4~6份、姜炙旱半夏4~6份、荊芥4~6份、薄荷4~6份、牛蒡子4~6份、麻黃2~3份、桔梗4~6份、前胡3~5份、生白芍4~6份、生甘草3~5份、干姜3~5份。
按照本發明所述的用于治療咳喘的中藥散劑,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組成:
旋復花5份、姜炙旱半夏5份、荊芥5份、薄荷5份、牛蒡子5份、麻黃3份、桔梗5份、前胡4份、生白芍5份、生甘草4份、干姜4份。
一種治療咳喘的中藥散劑制備方法:將所述重量的各原料混合,研成粗粉,過篩,滅菌,檢驗后,每袋25克,包裝成品,即得。
本發明治療咳喘的中藥散劑配方辛甘和用,辛勝于甘,其氣溫,既能宣散寒邪,又能解咽喉怫郁之熱。選擇半夏主治咽喉腫痛,合桔梗、甘草、薄荷解咽喉怫郁之熱;旋復花降肺氣,行水消痰,蓋肺為水之上源,肺氣得降,水飲痰飲隨之消除;姜炙旱半夏合旋復花,其消痰結,逐水飲,并利氣降逆之功相得益彰,尤其是對風寒及水飲痰飲上凌客于咽喉之咽癢、咽痛及肺氣上逆之久咳有效;麻黃助干姜、半夏、荊芥、薄荷、牛蒡子以宣之開之;生白芍、生甘草以收之和之;桔梗、前胡助諸藥撥動氣機,升清降濁,一收一縱,一開一蓋,俾無形之表邪從肌表出,有形之里邪從水道出,邪氣水氣一并廊清,表里霍然,咳喘即除。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各實施例僅用于對本發明進行解釋說明,并不構成對權利要求范圍的限定,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說明書內容可以想到的其它替代手段,均應在本發明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
實施例:由下列重量份原料組成:
旋復花5份、姜炙旱半夏5份、荊芥5份、薄荷5份、牛蒡子5份、麻黃3份、桔梗5份、前胡4份、生白芍5份、生甘草4份、干姜4份。
實施例的中藥制備方法:將所述重量的各原料混合,研成粗粉,過篩,滅菌,檢驗后,每袋25克,包裝成品,即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趙志庫,未經趙志庫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3372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治療前列腺炎的中藥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治療奶牛破傷風病的藥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