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心臟監護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033090.X | 申請日: | 2016-1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7856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29 |
| 發明(設計)人: | 羅致遠 | 申請(專利權)人: | 羅致遠 |
| 主分類號: | A61B5/0402 | 分類號: | A61B5/0402;A61B5/0452;A61B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1***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心臟監護系統 急救中心 客服系統 心臟監護 心血管 數據包 求救 無線通訊功能 自動語音呼叫 社會老齡化 持續監測 求救信息 人工語音 實時分析 數據接口 心血管病 患病率 檢測 推送 心電 振鈴 增高 警報 社會問題 急救 發送 致電 配套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隨身心臟監護系統。隨著中國社會老齡化以及青壯年心血管病患病率的增高,突發心血管意外正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目前沒有設備或系統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檢測突發心血管意外并向外界發出警報。本發明提供的隨身心臟監護系統由隨身心臟監護設備和客服系統構成,隨身心臟監護設備可以持續監測用戶的心電并實時分析,并有定位和無線通訊功能,如檢測到嚴重心血管意外發作,隨身心臟監護設備立即通過振鈴、自動語音呼叫120急救中心、向客服系統發送求救數據包等方式發出求救信息,客服系統收到求救數據包后通過數據接口推送任務給120急救中心或通過人工語音的方式致電120急救中心,本發明同時還為以上急救流程配套提供了掛號解決方案。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醫療設備領域,具體為一種基于心電監測和實時心電分析的隨身心臟監護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中國逐漸步入老齡化以及心血管疾病發病的低齡化,突發心血管意外正成為中國社會一個日益嚴重的問題。
未來數十年內,老齡化的浪潮將席卷中國。2014年我國有60歲以上老年人口2.12億人,到2020年這個數字預計將達到2.48億,至本世紀中葉老年人口數量將達到峰值,屆時每3人中就有一位老年人。老年人口不斷增加,但養老床位面臨嚴重的短缺局面。按照2014年國家統計數據,每千名老人擁有的養老床位僅僅有26張,而空巢和獨居老人數量已接近1億人。在養老床位不足引起的諸多問題中,老人的突發意外處理是一個公認的難題。老人突發意外時往往會喪失意志或活動能力,無法依靠自身向外界發出求助信號,身邊無人陪伴有可能引起嚴重的后果,很多案例被發現時往往已錯過最佳搶救時機。
近年來,由于飲食結構不合理、工作強度和壓力增加以及生活習慣不佳等原因,青壯年猝死案例有年輕化的傾向并呈逐年上升的趨勢。猝死從發病到死亡有一段不長的時間,如在這段時間內及時實施有效搶救,有一定概率將患者從死亡線上拉回來。但事實上,極少患者在猝死發作過程中被人發現并且得到及時的治療,絕大多數青壯年猝死案例被發現時已經死亡,這些患者從未獲得被搶救的機會。
心血管意外是老人突發意外和青壯年猝死的最主要病因。對心血管意外的及時發現、及時診斷和及時治療對于生存率和治療效果至關重要,發現越早、診斷越早、接受治療的時間越早,患者生存的概率越高,后期恢復情況越好,遺留的后遺癥越少。
心臟檢查的手段多樣,聽診、扣診、心電圖、X光、立體成像、斷層掃描、超聲等手段在檢查心臟疾病方面各有所長。從實施成本、方便性、診斷敏感性和特異性來看,持續心電監測是發現各種突發心血管意外的最佳手段:所有的突發心血管意外均伴有明顯的心電圖表現;心電圖的實施操作比其他心臟設備檢查項目更方便;心電圖檢查立即可以得到結果;心電圖設備便攜性遠遠好于其他心臟檢查設備;心電圖的實施成本遠遠低于其他心臟檢查設備;心電圖的檢查體驗相對較好。理論上,一臺能夠持續監測加實時診斷的心電圖設備可以在第一時間發現幾乎所有的突發心血管意外,但目前尚沒有適合在院外使用并幫助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及時發現心血管意外的此類設備:分析型臺式心電圖機可以實時對用戶的心電做出診斷,但其價格昂貴、需要耗材、體積龐大、沒有持續監測能力,無論是價格、工作方式還是實施成本均無法滿足院外持續監測的需要;24小時動態心電圖系統只能對用戶的心電圖進行持續記錄,不具備實時分析診斷功能,無法及時發現心電異常,且需要昂貴的心電圖工作站支持;床頭監護儀可以持續監控并能自動發現部分心電異常,但其體積過大,價格昂貴,診斷范圍有限,只能用于醫院內重癥病人的監護;家用單導聯或貼片式心電圖設備只能進行象征性的心電監測,其電極位置不標準,無法使用自動分析診斷程序對心電進行判斷,完全不具備實時發現心血管意外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提供持續心電監測意味著設備需要像動態心電圖設備一樣具有便攜的特性,實時分析則對設備的運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及時給突發心血管意外的患者施加救援,在持續監測和實時診斷的基礎上,心電監測設備需要具有報警能力。目前只有醫院內用的床頭監護儀可以在某些心電異常時實時發出聲音警報,但如前所述,床頭監護設備體積大、價格昂貴,且不具備全面心電分析能力,報警沒有特異性,并不適合在日常生活中用于監測心血管意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羅致遠,未經羅致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3309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