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智能終端設備接入互聯網的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032655.2 | 申請日: | 2016-1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58659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05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貝斯拓歐洲控股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48/08 | 分類號: | H04W48/08;H04W48/16;H04W76/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楊波 |
| 地址: | 瑞士楚格州***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終端設備 接入 互聯網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智能終端設備接入互聯網的方法及裝置,方法包括:啟動智能終端設備的軟無線訪問接入點模式;通過智能終端設備的軟無線訪問接入點模式與一移動終端建立無線網絡連接;獲取移動終端發送的路由器的服務集標識和密碼、及待接入智能終端設備的數量;將獲取到的路由器的服務集標識和密碼,通過組播方式發送給待接入智能終端設備;若待接入智能終端設備已全部接入到互聯網中,則關閉智能終端設備的軟無線訪問接入點模式。本發明通過軟無線訪問接入點和監聽組播數據包相結合的方式獲取路由器的服務集標識和密碼,實現了多個智能終端設備接入互聯網;可以使智能終端設備安全、穩定、高效地接入互聯網,簡化了用戶的安裝操作步驟。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智能終端設備接入互聯網的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物聯網產業的快速發展,無線傳輸技術應用越來越廣泛,常見的無線技術有紫蜂協議(Zigbee)、Z-Wave,藍牙及無線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等技術。基于WiFi技術的智能家居產品最為常見,其優勢在于傳輸速度快,可直接連接路由器上網,而且成本較低,生活中也最為普及。
WiFi技術的數據傳輸方式是通過電磁波,由于電磁波的無界性,任意無線終端設備在一定范圍內都能接收彼此發出的信號。為了解決WiFi技術的數據傳輸方式的安全性問題,通常需要對數據傳輸方式進行加密。常見的加密方式有WEP,WPA,WPA2,破解難度逐級增加。目前WPA2加密方式的安全防護能力非常出色,一般家用以及公共場合的無線訪問接入點(Wireless Access Point,AP)都會進行加密。無線設備連接指定的熱點時,需要知道該熱點的服務集標識(Service Set Identifier,SSID),加密方式,秘鑰等信息。
對于沒有輸入手段的終端設備,無法直接添加路由器的SSID和密碼。現有的接入是通過組播的方式獲取到路由器的SSID和密碼的。然而在一些情況下,路由器會拋棄組播數據包,不進行組播。例如,當組播數據包到達路由器,路由器作RPF檢查時,如果RPF檢查失敗,路由器則拋棄該組播數據包,不進行組播。另外,路由器開啟WMM(Wi-Fi多媒體或無線多媒體)時,路由器會把語音或者視頻數據包的優先級提高,即優先轉發音頻或視頻的數據包,導致含有SSID和密碼的無線數據包轉發不出去,路由器將拋棄該組播數據包,不進行組播。如果路由器不組播,終端設備就無法獲取到路由器的SSID和密碼,進而導致智能終端設備無法成功接入到路由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種,旨在解決現有技術方案中,路由器拋棄組播數據包不進行組播,使得終端設備無法獲取到路由器的SSID和密碼,進而導致終端設備無法成功接入到路由器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實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種智能終端設備接入互聯網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驟:
S1:啟動智能終端設備的軟無線訪問接入點模式;
S2:通過所述智能終端設備的軟無線訪問接入點模式與一移動終端建立無線網絡連接;
S3:獲取所述移動終端發送的路由器的服務集標識和密碼、及待接入智能終端設備的數量;
S4:將獲取到的路由器的服務集標識和密碼,通過組播方式發送給所述待接入智能終端設備;
S5:若所述待接入智能終端設備已全部接入到互聯網中,則關閉所述智能終端設備的軟無線訪問接入點模式。
結合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一方面的第一種實現方式中,所述步驟S1包括:啟動智能終端設備的軟無線訪問接入點模式,并啟動第一計時器t0開始計時;
所述步驟S3包括:
S3.1:等待所述移動終端發送的路由器的服務集標識和密碼、及待接入智能終端設備的數量,并啟動第二計時器t1開始計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貝斯拓歐洲控股有限公司,未經貝斯拓歐洲控股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3265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