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蓄熱式保溫鍋爐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032648.2 | 申請日: | 2016-1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94791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03 |
| 發明(設計)人: | 張魯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大學 |
| 主分類號: | F23M5/00 | 分類號: | F23M5/00;C04B3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但玉梅 |
| 地址: | 530004 廣西壯族***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蓄熱 保溫 鍋爐 | ||
本發明提供一種蓄熱式保溫鍋爐,屬于保溫設備技術領域。包括爐膛,爐膛頂部設有與爐膛內部連通的煙囪;爐膛內的下部設有爐排,爐膛由外至內包括外保護層、保溫層和耐火磚層,爐膛內還設置有蓄熱磚;該保溫鍋爐還包括溫度監控系統,溫度監控系統由溫度控制器、報警器以及溫度傳感器組成。其中,所述蓄熱磚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經混合、成型、干燥、燒結而成:高鋁土25?30%,硅酸鋁20?25%,硅酸鋯15?20%,高純鎂砂6?10%,氮化硅8?11%,二氧化鈦2?3%,硅溶膠6?10%,水4?6%。本發明的蓄熱式保溫爐具有結構簡單、保溫效果好,熱效率高,供熱平穩均勻,使用耐久,可操控性強等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保溫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蓄熱式保溫鍋爐。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的發展,能源緊張和環境問題已經成為全球共同關注的焦點問題,節能與環保也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鍋爐是一種能量轉換設備,它通過煤、油、天然氣等燃料放出化學能,通過傳熱過程將能量傳遞給水或其他導熱介質,以蒸汽形式或導熱介質形式直接供給工業生產中所需的各種形式的能源。其中涉及能量的轉換、儲存和運輸過程,每個環節的節能技術的使用都對節能和環保具有重要的意義。
蓄熱技術是解決鍋爐制造和使用行業能源危機、實現工業節能的重要手段之一。通過蓄熱燃燒技術可以回收高爐、熱風爐、焦爐等產生的高溫煙氣余熱,使用蓄熱室回收煙氣余熱后爐子的熱效率明顯提高,且能夠減少污染物的排放;通過在暖氣設備里安裝蓄熱材料可以起到吸熱快、蓄熱時間長、放熱慢的作用,從而達到節約能源的目的;通過在用電谷底時期用蓄熱材料進行蓄能,在用電高峰時期放熱供暖,可以減緩電網運行的壓力。然而,目前的鍋爐由于未利用好蓄熱技術,仍然存在保溫效果不佳,浪費能源能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發明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蓄熱式保溫鍋爐,具有結構簡單,保溫效果好,熱效率高,供熱平穩均勻,使用耐久,可操控性強等優點。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蓄熱式保溫鍋爐,包括爐膛,爐膛的頂部設有與爐膛內部連通的煙囪;爐膛內的下部設有爐排,爐膛由外至內包括外保護層、保溫層和耐火磚層,爐膛內還設置有蓄熱磚;所述保溫鍋爐還包括溫度監控系統,所述溫度監控系統包括設置在所述外保護層上的溫度控制器、報警器以及設置在爐膛內部用于檢測爐膛內部溫度的溫度傳感器,所述溫度傳感器、報警器與溫度控制器分別連接;
其中,所述蓄熱磚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經混合、成型、干燥、燒結而成:高鋁土25-30%,硅酸鋁20-25%,硅酸鋯15-20%,高純鎂砂6-10%,氮化硅8-11%,二氧化鈦2-3%,硅溶膠6-10%,水4-6%。
優選地,所述高鋁土的粒度為0.1-1mm,高鋁土中三氧化二鋁的含量為65%以上;所述高純鎂砂的粒度為0.1-1mm,MgO的含量為96-98%,其余為雜質。
優選地,所述蓄熱磚通過以下方法制成:按照重量百分比準備好原料;將高鋁土、硅酸鋁、硅酸鋯、氮化硅、二氧化鈦混合均勻成預混料;將水、硅溶膠和高純鎂砂混合均勻然后加入到預混料中,攪拌均勻后在壓強為1.5-1.8Mpa的壓力下壓制成型,在120-150℃干燥20-24小時后,放入高溫窯中,于1200-1300℃燒結,燒結時間為2-3小時。
優選地,所述蓄熱磚在爐膛內呈矩形陣列排布,該蓄熱磚具有蓄熱能力高,耐熱震性好,原料成本低且使用壽命較長的特點,使用時將傳熱導管和介質包圍,鍋爐的熱交換形式主要是通過蓄熱磚吸收熱量,蓄熱磚再將熱量交換給導熱介質,導熱介質將熱量輸到用熱設備,由于燃燒產生的熱量不是直接作用于導熱介質,故燃燒爐內的爐火不會直接影響導熱介質的溫度,而蓄熱磚放熱和傳熱平穩,保證了導熱介質的溫度不會隨爐火情況產生明顯波動,而且在停火的情況下,蓄熱磚還可以繼續釋放一部分熱量,不需要人員時刻控制爐火和爐溫。
較優地,所述爐膛上設有觀察,便于觀察鍋爐中的燃燒情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大學,未經廣西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3264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