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數字有線電視前端QAM調制器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030146.6 | 申請日: | 2016-1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93288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29 |
| 發明(設計)人: | 周曉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周曉萍 |
| 主分類號: | H04N21/426 | 分類號: | H04N21/426;H04N21/2383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10000 遼寧省沈陽***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數字有線電視 可調衰減電路 中頻輸出電路 產品成本 電路結構 工作穩定 工作效率 接口電路 配置方式 通信領域 緊湊 電路 | ||
一種數字有線電視前端QAM調制器,適用于通信領域。有線電視前端QAM調制器由接口電路、配置方式電路、QAM中頻輸出電路、電平可調衰減電路組成。電路結構緊湊,體積較小,工作穩定,適應性好,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產品成本,且具有良好的抗干擾性和可靠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數字有線電視前端QAM調制器,適用于通信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數字時代的到來,信息化程度的不斷提高,人們相互之間的信息和數據交換口益增加。正交幅度調制器(QAM Modulator)作為一種高頻譜利用率的數字調制方式,在數字電視廣播、固定寬帶無線接入、衛星通信、數字微波傳輸等寬帶通信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數字電視廣播是從高清晰度電視(HDTV)的研究中逐漸發展而來的。早期的高清晰度電視的傳輸系統采用的是模擬通信技術,如口本NHK公司于1984年公布的世界上第一個HDTV系統方案---MUSE就是使用模擬調頻技術通過衛星進行廣播。西歐的尤里卡計劃中,提出的HD-MAC方案的傳輸系統仍然采用了模擬調頻技術,使用衛星進行廣播。在美國,先進電視顧問委員會對提交的六套被稱為“先進電視”系統進行了測試和比較。最終的測試比較結果表明,數字傳輸系統的性能均明顯優于模擬傳輸系統。這一測試結果確立了數字通信技術在數字電視傳輸系統中的地位。逐漸地,數字傳輸成為數字電視傳輸系統應用的主要手段。
DVB-C在有線電視網中己經廣泛的應用,它是現在有線電視發展的核心調制設備。DVB標準傳輸系統分成信道編碼(Source Coding)和信道編碼(Channel Coding)兩部分,信源編碼采用的MPEG-2的編碼方式,這項技術相對成熟,一般采用專用的MPEG-2編碼芯片實現;而信道編碼和調制技術是DVB-C系統的關鍵技術,組合方式多樣。通常的實現方式采用一片ASIC芯片進行調制。也有許多研究通過 FPGA+DAC芯片實現QAM輸出,但是FPGA和DAC的功能等同于一片ASIC芯片的功能,其產品成本很高,方案很難商業化。因此研究信道編碼技術和調制技術,并采用專用ASIC芯片(Broadcom公司BCM3034)進行實現QAM調制降低產品成本,對于促進數字電視QAM調制發展和應用有很大的實際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數字有線電視前端QAM調制器,電路結構緊湊,體積較小,工作穩定,適應性好,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產品成本,且具有良好的抗干擾性和可靠性。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數字有線電視前端QAM調制器由接口電路、配置方式電路、QAM中頻輸出電路、電平可調衰減電路組成。
所述接口電路選用DS3接口,其最大的特點是與SDH網絡或PDH網絡可以無縫鏈接。DS3每幀復合了七個子幀(等同于DS2的幀結構),因此DS3相當于復合了七個DS2的多信道傳輸格式,DS2的傳輸速率為6312Kbit/s;類似的,DS2相當于復合了四個DS1信號,DS1的傳輸速率為1544Kbit/s。DS3的傳輸速率為44736Kbit/s,以復幀的結構傳輸:每一幀包括4760bit,由七個子幀構成,每子幀包括680bit。在子幀內部共分為8個數據塊,其中每數據塊有lbit標注為和84bit的數據構成。
所述配置方式電路用來幫助FPGA掉電后保存數據。根據ALTERA公司的配置手冊,采用AS模式配置。FPGA使用的配置芯片價格低廉、使用方便,選擇EPCS系列中EPCS4配置FPGA,這是ALTERA公司專門為低成本設計推出的一款配置芯片,該芯片成本低,而且提供系統編程(工SP)和多次編程能力。共用到兩種配置方式,一種是調試配置方式JTAG,另一種是AS配置方式,通過EPCS4串行配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周曉萍,未經周曉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3014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