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采用粉煤灰與磷渣粉雙摻技術的高鈦重礦渣混凝土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027548.0 | 申請日: | 2016-1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32692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31 |
| 發明(設計)人: | 陳治科;趙鈺杰;黎愛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攀鋼集團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28/04 | 分類號: | C04B28/04 |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柯海軍;武森濤 |
| 地址: | 617000 四川省攀枝花***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采用 粉煤 磷渣粉雙摻 技術 高鈦重 礦渣 混凝土 | ||
1.一種采用粉煤灰與磷渣粉雙摻技術的高鈦重礦渣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組成成分按照每平方米材料用量計算為:水泥150~220kg,粉煤灰55~60kg,磷渣粉55~60kg,礦渣砂990~1070kg,礦渣石890~900kg,水215-223kg,外加劑4.32~5.80kg;其砂率為52.2%~54.7%,水膠比為0.65~0.83,強度等級為C20~C30;
所述粉煤灰與磷渣粉的摻入比例為1: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采用粉煤灰與磷渣粉雙摻技術的高鈦重礦渣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組成成分按照每平方米普通混凝土材料用量計算為:水泥150kg,粉煤灰60kg,磷渣粉60kg,礦渣砂1070kg,礦渣石887kg,水223kg,外加劑4.32kg;其砂率為54.7%,水膠比為0.83,設計強度為C2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采用粉煤灰與磷渣粉雙摻技術的高鈦重礦渣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組成成分按照每平方米普通混凝土材料用量計算為:水泥184kg,粉煤灰58kg,磷渣粉58kg,礦渣砂1030kg,礦渣石900kg,水220kg,外加劑4.80kg;其砂率為53.4%,水膠比為0.73,設計強度為C25。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采用粉煤灰與磷渣粉雙摻技術的高鈦重礦渣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組成成分按照每平方米普通混凝土材料用量計算為:水泥220kg,粉煤灰55kg,磷渣粉55kg,礦渣砂995kg,礦渣石910kg,水215kg,外加劑5.28kg;其砂率為52.2%,水膠比為0.65,設計強度為C30。
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一種采用粉煤灰與磷渣粉雙摻技術的高鈦重礦渣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為普通硅酸鹽水泥42.5R。
6.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一種采用粉煤灰與磷渣粉雙摻技術的高鈦重礦渣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煤灰為Ⅱ級粉煤灰。
7.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一種采用粉煤灰與磷渣粉雙摻技術的高鈦重礦渣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磷渣粉為L70級磷渣粉。
8.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一種采用粉煤灰與磷渣粉雙摻技術的高鈦重礦渣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礦渣砂為高鈦重礦渣砂,細度模數為2.6~3,單級最大壓碎指標≤25%,堆積密度1720kg/m3,表觀密度3300kg/m3。
9.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一種采用粉煤灰與磷渣粉雙摻技術的高鈦重礦渣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礦渣石為高鈦重礦渣碎石,5~25mm連續級配,壓碎指標15%,空隙率52%,堆積密度1360kg/m3,表觀密度2830kg/m3。
10.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一種采用粉煤灰與磷渣粉雙摻技術的高鈦重礦渣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劑為緩凝高效減水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攀鋼集團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攀鋼集團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27548.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