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絨毛可沿緯向傾斜的絲絨及其織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026981.2 | 申請日: | 2016-1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37579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26 |
| 發明(設計)人: | 柏榮良;莊一美;張國華;朱惠賢;孟彪;王純;許國棟;沈偉農;湯超;汪的優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英諾威紡織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3D11/00 | 分類號: | D03D11/00;D03D27/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董力平 |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絲絨 織造 絨毛 緯向傾斜 上層基布 下層基布 陰影 橫條 經紗 絨面 清晰 紡織技術領域 上層緯紗 下層緯紗 后整理 交界處 絨經紗 穿綜 打緯 堆高 割絨 加捻 提綜 下層 整經 平整 上層 | ||
1.一種絨毛可沿緯向傾斜的絲絨的織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絨毛可沿緯向傾斜的絲絨包括有上層經紗、上層緯紗組成的上層基布,以及下層經紗、下層緯紗組成的下層基布,以及把上層基布和下層基布連接織造的絨經紗,所述上層經紗包括上層第一經紗、上層第二經紗、上層第三經紗、上層第四經紗、上層第五經紗、上層第六經紗、上層第七經紗、上層第八經紗,所述上層緯紗包括上層第一緯紗、上層第二緯紗、上層第三緯紗、上層第四緯紗、上層第五緯紗、上層第六緯紗、上層第七緯紗、上層第八緯紗,所述下層經紗包括下層第一經紗、下層第二經紗、下層第三經紗、下層第四經紗、下層第五經紗、下層第六經紗、下層第七經紗、下層第八經紗,所述下層緯紗包括下層第一緯紗、下層第二緯紗、下層第三緯紗、下層第四緯紗、下層第五緯紗、下層第六緯紗、下層第七緯紗、下層第八緯紗,所述絨經紗包括第一絨經紗、第二絨經紗、第三絨經紗和第四絨經紗,采用雙梭口技術織造,絨毛可沿緯向傾斜的絲絨的織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加捻;將上述所有經紗、緯紗加捻,加捻系數為110-130;
第二步:整經;將上層第一經紗、下層第一經紗、上層第四經紗、下層第四經紗、上層第五經紗、下層第五經紗、上層第八經紗、下層第八經紗整經整在一個織軸上,作為緊經;將上層第二經紗、下層第二經紗、上層第三經紗、下層第三經紗、上層第六經紗、下層第六經紗、上層第七經紗、下層第七經紗整經在一個織軸上,作為松經;將第一絨經紗、第二絨經紗、第三絨經紗、第四絨經紗整經整在一個織軸上,作為絨經;
第三步:穿綜插筘;將上層第一經紗、下層第一經紗、上層第二經紗、下層第二經紗、第一絨經紗、第二絨經紗、上層第三經紗、下層第三經紗、上層第四經紗、下層第四經紗,共計十根依次穿綜并插入第一筘齒;將上層第五經紗、下層第五經紗、上層第六經紗、下層第六經紗、第三絨經紗、第四絨經紗、上層第七經紗、下層第七經紗、上層第八經紗、下層第八經紗共計十根依次穿綜并插入第二筘齒;
第四步:提綜打緯織造;
如果絨毛是需要往左傾斜的:
第一梭:
將上層第二經紗、上層第五經紗、上層第六經紗、上層第八經紗往上提;
將下層第一經紗、下層第三經紗、下層第四經紗、下層第七經紗往上提;
將第一絨經紗往上提,將第二絨經紗往下沉,將第三絨經紗、第四絨經紗放中間;
投入上層第一緯紗、下層第一緯紗,打緯織造;
第二梭:
將上層第一經紗、上層第二經紗、上層第四經紗、上層第六經紗往上提;
將下層第三經紗、下層第五經紗、下層第七經紗、下層第八經紗往上提;
將第三絨經紗往上提,將第四絨經紗往下沉,將第一絨經紗、第二絨經紗放中間;
投入上層第二緯紗、下層第二緯紗,打緯織造;
第三梭:
將上層第二經紗、上層第五經紗、上層第七經紗、上層第八經紗往上提;
將下層第一經紗、下層第三經紗、下層第四經紗、下層第六經紗往上提;
將第一絨經紗往上提,將第二絨經紗往下沉,將第三絨經紗、第四絨經紗放中間;
投入上層第三緯紗、下層第三緯紗,打緯織造;
第四梭:
將上層第一經紗、上層第三經紗、上層第四經紗、上層第六經紗往上提;
將下層第二經紗、下層第五經紗、下層第七經紗、下層第八經紗往上提;
將第四絨經紗往上提,將第三絨經紗往下沉,將第一絨經紗、第二絨經紗放中間;
投入上層第四緯紗、下層第四緯紗,打緯織造;
第五梭:
將上層第二經紗、上層第五經紗、上層第六經紗、上層第八經紗往上提;
將下層第一經紗、下層第三經紗、下層第四經紗、下層第七經紗往上提;
將第二絨經紗往上提,將第一絨經紗往下沉,將第三絨經紗、第四絨經紗放中間;
投入上層第五緯紗、下層第五緯紗,打緯織造;
第六梭:
將上層第一經紗、上層第二經紗、上層第四經紗、上層第六經紗往上提;
將下層第三經紗、下層第五經紗、下層第七經紗、下層第八經紗往上提;
將第四絨經紗往上提,將第三絨經紗往下沉,將第一絨經紗、第二絨經紗放中間;
投入上層第六緯紗、下層第六緯紗,打緯織造;
第七梭:
將上層第二經紗、上層第五經紗、上層第七經紗、上層第八經紗往上提;
將下層第一經紗、下層第三經紗、下層第四經紗、下層第六經紗往上提;
將第二絨經紗往上提,將第一絨經紗往下沉,將第三絨經紗、第四絨經紗放中間;
投入上層第七緯紗、下層第七緯紗,打緯織造;
第八梭:
將上層第一經紗、上層第三經紗、上層第四經紗、上層第六經紗往上提;
將下層第二經紗、下層第五經紗、下層第七經紗、下層第八經紗往上提;
將第三絨經紗往上提,將第四絨經紗往下沉,將第一絨經紗、第二絨經紗放中間;
投入上層第八緯紗、下層第八緯紗,打緯織造;
至此,絨毛向左傾斜的八梭一循環的織造方法結束,進入下一輪八梭一循環的織造;
在相同穿綜插筘的情況下,如果絨毛需要向右傾斜,織造如下:
第一梭:
將上層第三經紗、上層第五經紗、上層第七經紗、上層第八經紗往上提;
將下層第一經紗、下層第二經紗、下層第四經紗、下層第六經紗往上提;
將第一絨經紗往上提,將第二絨經紗往下沉,將第三絨經紗、第四絨經紗放中間;
投入上層第一緯紗、下層第一緯紗,打緯織造;
第二梭:
將上層第一經紗、上層第三經紗、上層第四經紗、上層第七經紗往上提;
將下層第二經紗、下層第五經紗、下層第六經紗、下層第八經紗往上提;
將第三絨經紗往上提,將第四絨經紗往下沉,將第一絨經紗、第二絨經紗放中間;
投入上層第二緯紗、下層第二緯紗,打緯織造;
第三梭:
將上層第三經紗、上層第五經紗、上層第六經紗、上層第八經紗往上提;
將下層第一經紗、下層第二經紗、下層第四經紗、下層第七經紗往上提;
將第一絨經紗往上提,將第二絨經紗往下沉,將第三絨經紗、第四絨經紗放中間;
投入上層第三緯紗、下層第三緯紗,打緯織造;
第四梭:
將上層第一經紗、上層第二經紗、上層第四經紗、上層第七經紗往上提;
將下層第三經紗、下層第五經紗、下層第六經紗、下層第八經紗往上提;
將第四絨經紗往上提,將第三絨經紗往下沉,將第一絨經紗、第二絨經紗放中間;
投入上層第四緯紗、下層第四緯紗,打緯織造;
第五梭:
將上層第三經紗、上層第五經紗、上層第七經紗、上層第八經紗往上提;
將下層第一經紗、下層第二經紗、下層第四經紗、下層第六經紗往上提;
將第二絨經紗往上提,將第一絨經紗往下沉,將第三絨經紗、第四絨經紗放中間;
投入上層第五緯紗、下層第五緯紗,打緯織造;
第六梭:
將上層第一經紗、上層第三經紗、上層第四經紗、上層第七經紗往上提;
將下層第二經紗、下層第五經紗、下層第六經紗、下層第八經紗往上提;
將第四絨經紗往上提,將第三絨經紗往下沉,將第一絨經紗、第二絨經紗放中間;
投入上層第六緯紗、下層第六緯紗,打緯織造;
第七梭:
將上層第三經紗、上層第五經紗、上層第六經紗、上層第八經紗往上提;
將下層第一經紗、下層第二經紗、下層第四經紗、下層第七經紗往上提;
將第二絨經紗往上提,將第一絨經紗往下沉,將第三絨經紗、第四絨經紗放中間;
投入上層第七緯紗、下層第七緯紗,打緯織造;
第八梭:
將上層第一經紗、上層第二經紗、上層第四經紗、上層第七經紗往上提;
將下層第三經紗、下層第五經紗、下層第六經紗、下層第八經紗往上提;
將第三絨經紗往上提,將第四絨經紗往下沉,將第一絨經紗、第二絨經紗放中間;
投入上層第八緯紗、下層第八緯紗,打緯織造;
至此,絨毛向右傾斜的八梭一循環的織造方法結束,進入下一輪八梭一循環的織造;
絨毛由向左傾斜轉換成向右傾斜,或者由向右傾斜轉換成向左傾斜,在八梭一循環結束后即可以任意轉換;
第五步:割絨后整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英諾威紡織有限公司,未經浙江英諾威紡織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26981.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