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社區化智慧云健康服務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026434.4 | 申請日: | 2016-1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77873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13 |
| 發明(設計)人: | 耿辰;戴亞康;佟寶同;趙凌霄;劉燕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國科康成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16H50/30 | 分類號: | G16H50/30;G16H8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遠大卓悅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韓飛 |
| 地址: | 215163 江蘇省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社區 智慧 健康 服務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一種社區化智慧云健康服務系統,包括:云服務器,其包括數據傳輸模塊、數據學習與分類模塊、通訊模塊、數據存儲模塊以及數據庫模塊;社區服務模塊,其設有若干個社區健康檢測裝置、分別通信連接到若干個社區健康檢測裝置和云服務器的健康檢測中控機;家庭服務模塊,其設有若干個家庭醫療裝置、分別通信連接到若干個家庭醫療裝置和云服務器的手持操作裝置;健康管理終端機,其通信連接到云服務器。本發明將社區醫療與家庭醫療整合,用戶可在家庭和社區記錄自己的生命體征參數,上傳至云服務器實時分析得出健康風險報告,便于社區醫生管理社區用戶健康狀態,提高健康管理效率與精準度,提高疾病早期發現并介入的概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社區醫療服務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一種社區化智慧云健康服務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電子通信和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醫療健康服務體系建設,朝著推進公共衛生、醫療信息化、資源整合、加強信息標準化和公共服務信息建設并逐步實現統一高效以及互聯互通的方向發展,即加強信息標準化和公共服務信息平臺建設,逐步實現衛生信息的互聯互通。
現有的醫療健康服務信息平臺中,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完成醫療衛生信息的互聯互通,實現例如醫療資源的共享、醫療保健信息的共享、健康檔案的查閱、管理信息共享等信息的收集、管理服務,方便了居民對健康檔案的管理,對緩解“看病難,看病貴”有顯著作用。
但是,現有的醫療健康服務信息平臺更多的是提供資源和信息的匯總,不能提供平臺和居民之間的醫療互動,造成平臺服務單一,不利于社區醫生管理所在社區用戶的健康狀態,很難滿足為廣大居民提供最優的醫療服務的要求。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技術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本發明提供一種社區化智慧云健康服務系統,將社區醫療與家庭醫療整合,用戶可在家庭和社區記錄自己的生命體征參數,上傳至云服務器實時分析得出健康風險報告,便于社區醫生管理所在社區的用戶健康狀態,提高健康管理效率與精準度,提高疾病早期發現并介入的概率。
為了實現根據本發明的這些目的和其它優點,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本發明提供一種社區化智慧云健康服務系統,包括:
云服務器,其包括數據傳輸模塊、數據學習與分類模塊、通訊模塊、數據存儲模塊以及數據庫模塊;社區服務模塊,其設有若干個社區健康檢測裝置、分別通信連接到若干個所述社區健康檢測裝置和所述云服務器的健康檢測中控機;所述社區健康檢測裝置實時檢測的人體生命體征數據經所述健康檢測中控機發送到所述云服務器;家庭服務模塊,其設有若干個家庭醫療裝置、分別通信連接到若干個所述家庭醫療裝置和所述云服務器的手持操作裝置;所述家庭醫療裝置實時檢測的人體生命體征數據經所述手持操作裝置發送到所述云服務器;以及,健康管理終端機,其通信連接到所述云服務器,用于對所述云服務器發送的數據進行數據處理和存儲。
優選的是,所述云服務器還包括數據可視化模塊和業務模塊。
優選的是,所述社區健康檢測裝置與所述健康檢測中控機之間以及所述家庭醫療裝置與所述手持操作裝置之間的通信方式包括有線、WIFI以及藍牙中的至少一種。
優選的是,所述健康檢測中控機與所述云服務器之間的通信傳輸方式包括無線/有線通訊協議傳輸、第三方裝置捕捉傳輸以及人工輸入中的一種。
優選的是,所述健康檢測中控機包括能夠進行用戶注冊、人體生命體征數據輸入、驗證輸入、云服務器數據接收以及數據可視化的計算機或嵌入式裝置。
優選的是,所述健康檢測中控機的驗證輸入包括指紋錄入、身份證錄入、面部圖像錄入以及虹膜圖像錄入中的一種。
優選的是,所述手持操作裝置包括能夠進行用戶登錄、數據錄入、歷史記錄查看、數據可視化、音視頻問診以及數據傳輸的手機或平板電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國科康成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國科康成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2643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