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振動試驗用氣囊式垂直向壓力自平衡輔助支撐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025392.2 | 申請日: | 2016-1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68751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11 |
| 發明(設計)人: | 王肇喜;梁山;王海東;王金明;王國順;徐愛杰;高海慧;吳欣凱;沈晨晨;傅燁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航天精密機械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M7/02 | 分類號: | G01M7/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航天局專利中心 31107 | 代理人: | 金家山 |
| 地址: | 201600***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垂直向 固定臺面 導輪 輔助支撐裝置 導輪支架 固定支架 振動試驗 支撐滑塊 支撐氣囊 氣囊式 限位桿 自平衡 振動臺安裝孔 振動臺支架 側向偏移 滑動支撐 連接螺栓 螺栓固定 試驗產品 限制振動 振動工裝 支撐作用 承載力 固定臺 管接頭 上端面 四角處 下端面 臺面 氣路 試驗 扭轉 | ||
1.一種振動試驗用氣囊式垂直向壓力自平衡輔助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連接固定支架(1)、限位桿(2)、固定臺面(3)、支撐塊(4)、垂直向振動導輪(5)、導輪支架(6)、垂直向支撐氣囊(7)與相應的氣路與管接頭;
所述固定支架(1)的A1面為與振動臺支架連接的安裝面,固定支架(1)的A2面為與垂直向支撐氣囊(7)連接的安裝面,固定支架(1)的A3面有一個螺紋孔,所述螺紋孔用于與限位桿(2)進行剛性連接;
所述固定臺面(3)的上端面C1共有16個Φ26沉頭孔(C1-1),用于將固定臺面(3)與振動臺(9)的臺面進行連接;固定臺面(3)的C1面上設有8個Φ18的沉頭孔(C1-2),用于與垂直向支撐氣囊(7)G2面上的螺紋孔進行螺接;固定臺面(3)的C1面上設有18個M12的螺紋孔(C1-3),用于與振動工裝進行連接緊固;固定臺面(3)的C2面與振動臺(9)的臺面直接相接觸;固定臺面(3)的C3面直接與垂直向支撐氣囊(7)G2面相接觸;
所述支撐塊(4)用于為垂直向振動導輪(5)提供滑動;
所述垂直向振動導輪(5)上的E1孔用于將導輪與導輪支架(6)固定安裝;
所述導輪支架(6)由上壓板(F1)與固定塊(F 2)組成;上壓板(F1)上的2個Φ10.3的通孔(F1-1)用于與垂直向振動導輪(5)進行緊固連接;上壓板(F1)上的2個“一字孔”通孔(F1-2)用于將上壓板(F1)與固定塊(F2)進行緊固連接,螺釘穿過“一字孔”通孔(F1-2)與固定塊(F2)上的4個M10的螺紋孔(F2-1)螺接;固定塊(F2)上留有2個Φ10.3的通孔(F2-2),用于調整上壓板(F1)的前后位置;固定塊(F2)上留有4個Φ14的通孔,能夠將固定塊(F2)與固定支架(1)剛性螺接;
所述垂直向支撐氣囊(7)的G1面與固定支架(1)連接;垂直向支撐氣囊(7)的G2面與固定臺面(3)的C3面上的8個Φ12的通孔連接、緊固;
所述相應的氣路與管接頭能夠將振動臺自動對中功能切換到垂直向支撐氣囊(7)上,通過振動臺自動對中功能實現垂直向支撐氣囊(7)內壓力的自動充放;
所述固定支架(1)的A2面上均布8個Φ8.5的通孔以及4個Φ18的通孔(A2-1),8個Φ8.5的通孔與垂直向支撐氣囊(7)G1面上對應的螺紋孔通過螺栓連接,4個Φ18的通孔為氣路與管接頭的布置孔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振動試驗用氣囊式垂直向壓力自平衡輔助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1)的A1面為與振動臺支架連接的安裝面,其上均布4個Φ21的通孔,可與振動臺(9)支架上四角的螺紋孔進行螺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振動試驗用氣囊式垂直向壓力自平衡輔助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1)的A2面上有4組M12的螺紋通孔(A2-2),該螺紋通孔用于與導輪支架(6)進行剛性固定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振動試驗用氣囊式垂直向壓力自平衡輔助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1)的A3面有螺紋孔,所述螺紋孔用于與限位桿(2)進行剛性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振動試驗用氣囊式垂直向壓力自平衡輔助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桿(2)的B1面上的通孔與固定支架(1)A3面上的螺紋孔進行連接,用于限制固定臺面(3)的移動距離,防止固定臺面(3)位移過大。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振動試驗用氣囊式垂直向壓力自平衡輔助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桿(2)的B2面上黏貼有一塊等長等寬的橡皮墊,起到緩沖作用。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振動試驗用氣囊式垂直向壓力自平衡輔助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臺面(3)的C2面與振動臺(9)的臺面直接相接觸,其上16個Φ18通孔與上端面C1上的通孔(C1-1)相通;固定臺面(3)的C3面直接與垂直向支撐氣囊(7)G2面相接觸,其上8個Φ12通孔與上端面C1上的通孔(C1-2)相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航天精密機械研究所,未經上海航天精密機械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25392.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