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救援定位通訊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023312.X | 申請日: | 2016-1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9110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29 |
| 發明(設計)人: | 秦爾宇;劉夢波;牛建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遼寧東鷹航空裝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8B21/08 | 分類號: | G08B21/08;G08B25/10;H04W84/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10000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定位通訊 救援 無線信號發送模塊 報警發射 落水 終端 數據分析和處理 接收顯示終端 求救信號發射 定位信號 發射終端 警報信號 求救信號 顯示終端 信號接收 內壓 提示 發射 調控 概率 | ||
一種救援定位通訊系統屬于內壓調控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救援定位通訊系統。本發明提供一種能夠提高獲救概率的救援定位通訊系統。本發明包括定位報警發射終端和信號接收顯示終端,發射終端對落水人員的進行定位和求救信號發射,接收顯示終端對求救信號的進行接收和顯示,提示救援人員落水者的位置信息;所述報警發射終端包括GPS定位模塊、MCU控制模塊和無線信號發送模塊,GPS定位模塊完成被救者的定位,MCU控制模塊對輸入的定位信號進行數據分析和處理,無線信號發送模塊對MCU控制模塊發出的警報信號進行發射。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救援定位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救援定位通訊系統。
背景技術
救援是指個人或人們,在遭遇災難或其他非常情況(含自然災害、意外事故、突發危險事件等)時,獲得實施解救行動的整個過程;而救援事業是指能夠做長久完善地準備和隨時隨地能夠及時實施解救行動的事務;而救援產業,則是一個以完善的體系、系統或鏈條為平臺、以自身的系統化規模化模式化等為基礎、能夠長久完善地準備、隨時隨地實施解救行動并能夠最終實現各方應有受益和收益的實業經濟。目前國內在人員搜救方式上仍然主要依靠搜救飛機和船只上的搜救人員人眼搜索定位的方式,或者根據海況信息進行航線預測、人員漂流軌跡預測模型等傳統搜救定位方式耗時耗力,而且準確度不高。國內有些研究者利用現代信息通信技術和GPS定位技術研究設計了相應的定位搜救設備,但會存在多終端同時工作時系統利用率低,功耗大,終端使用壽命短等不足。
發明內容
本發明就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能夠提高獲救概率的救援定位通訊系統。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本發明包括定位報警發射終端和信號接收顯示終端,發射終端對落水人員的進行定位和求救信號發射,接收顯示終端對求救信號的進行接收和顯示,提示救援人員落水者的位置信息。
所述報警發射終端包括GPS定位模塊、MCU控制模塊和無線信號發送模塊,GPS定位模塊完成被救者的定位,MCU控制模塊對輸入的定位信號進行數據分析和處理,無線信號發送模塊對MCU控制模塊發出的警報信號進行發射。
所述定位報警發射終端的控制結構采用星型組網結構;星型網結構路中設置一個協調器和多個終端節點,協調器對整個星型網絡進行建立和維護,終端節點對協調器通信數據進行信息交換。
所述發射終端包括電源部分、GPS部分、MCU控制部分、射頻發射模塊部分和LED示位模塊;發射終端的電路板和電源模塊封裝在熱塑性塑料ABS做成的防水盒中。
所述接收端通過串口與PC機相連,將接收到的報警求救信息在串口調試助手上顯示出來。
所述自定位搜救報警發射終端采用可充電鋰電池供電。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本發明所述MCU主控制芯片采用ZigBee芯片CC2430。
作為另一種優選方案,本發明當終端節點F不在A協調器建立的無線網絡中時,F終端節點獨立向信號接收端發射求救信號,當F節點處在A協調器的無線網絡覆蓋范圍中時,終端節點F加入網絡,通過協調器A來轉發求救報警信息;同時,處在網絡中的終端節點B、C、D、E均用較小功率與協調器A進行通信,由A向信號接收端轉發求救信息。
另外,本發明所述電源模塊由大容量電池供電,GPS模塊采用NEO-6M衛星定位模塊;射頻發射模塊采用F21TM無線數傳模塊。
其次,本發明所述自定位報警終端設置有LED示位模塊。
本發明有益效果。
本發明結合GPS定位技術和ZigBee通信組網技術,不僅能夠完成基本海上落水遇險人員定位求救報警基本功能外,同時添加高亮LED示位燈可以在夜晚幫助搜救人員更容易發現落水目標,提高獲救概率,同時設計中引入ZigBee組網技術,可以有效降低定位報警終端的功耗,延長設備使用壽命,為落水遇險人員提供求救信息幫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遼寧東鷹航空裝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遼寧東鷹航空裝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2331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