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改良的雙歧桿菌番茄培養基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023014.0 | 申請日: | 2016-1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85264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29 |
| 發明(設計)人: | 任秀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任秀敏 |
| 主分類號: | C12N1/20 | 分類號: | C12N1/20;C12R1/01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10000 遼寧省沈***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歧桿菌 培養基 番茄 改良 制備 培養液 玉米粉 基礎培養基 磷酸氫二鉀 異麥芽寡糖 微生物菌 番茄汁 硫酸錳 菌量 糖蜜 | ||
本發明屬于微生物菌培養基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改良的雙歧桿菌番茄培養基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改良的雙歧桿菌番茄培養基,每升雙歧桿菌番茄培養液中含有以下組分:糖蜜 9?10g、玉米粉 8?9g、異麥芽寡糖 1.00?1.50ml、磷酸氫二鉀0.4?0.6g、硫酸錳 0.005?0.007g、番茄汁基礎培養基1L。本發明改良的雙歧桿菌番茄培養基具有培養時間短、產菌量高、活力好、成本低及制備方法操作簡單等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微生物菌培養基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改良的雙歧桿菌番茄培養基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微生態調節劑是能夠調整微生態失調,改善宿主健康狀態的益生菌及其代謝產物制品,雙歧桿菌是人類和動物(包括昆蟲)正常腸道內微生物群的主要成員之一,在益生菌中應用最多,是當今國內外最熱門的益生菌制劑。 雙歧桿菌是健康人體腸道內定植的益生菌,從人體出生到死亡,雙歧桿菌伴隨人的一生,作為一種優良的生態菌種,雙歧桿菌的存在和數量與人體的健康緊密聯系,具有抑制腸道病原菌生長、改善蛋白質代謝、提供維生素、降低膽固醇、提高免疫機能等生理功能,因此已被開發成微生態制劑廣泛應用于醫療、保健和食品等領域,并已成為微生態制劑的核心。
雙歧桿菌是一種革蘭陽性桿菌,形態多變,常呈Y字形、V字形、或彎曲、或呈棍棒、鹿角狀。目前已發現的雙歧桿菌有36種,其中從人體分離的有12種,能夠應用于生產的有5種。雙歧桿菌屬專性厭氧菌,對有氧或(和)酸性環境的抵抗能力極差,對營養和培養條件要求很高,即使在最適宜的環境中,存活時間也較短。國內外有較多關于雙歧桿菌增殖培養基的報道。在實驗室常用的培養基中,BL培養基是雙歧桿菌增殖培養和發酵產酸的最佳培養基。但BL培養基成本高,制備工藝復雜,且其中含有一些人體不宜攝入或者不宜過多攝入的化學物質。
番茄中所含的葡萄糖和蛋白質可作為雙歧桿菌生長的碳源和氮源,豐富的維生素C和番茄紅素也可作為培養基良好的抗氧化劑,且番茄分布廣、易種植、成本低。因此,本發明以番茄汁為基礎培養基研制一種產菌量高、成本低、制作工藝簡單的雙歧桿菌番茄培養基是非常有意義的。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改良的雙歧桿菌番茄培養基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改良的雙歧桿菌番茄培養基具有培養時間短、產菌量高、活力好及成本低等優點;本發明制備方法操作簡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改良的雙歧桿菌番茄培養基,每升雙歧桿菌番茄培養液中含有以下組分:糖蜜 9-10g、玉米粉 8-9g、異麥芽寡糖 1.00-1.50ml、磷酸氫二鉀0.4-0.6g、硫酸錳 0.005-0.007g、番茄汁基礎培養基1L。
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案,每升雙歧桿菌番茄培養液中含有以下組分:糖蜜 9.16g、玉米粉 8.92g、異麥芽寡糖 1.30ml、磷酸氫二鉀0.5g、硫酸錳 0.006g、番茄汁基礎培養基1L。
本發明的另一種優選方案,每升雙歧桿菌番茄培養液中含有以下組分:糖蜜9.51g、玉米粉 8.25g、異麥芽寡糖 1.10ml、磷酸氫二鉀0.4g、硫酸錳 0.005g、番茄汁基礎培養基1L。
本發明的第三種優選方案,每升雙歧桿菌番茄培養液中含有以下組分:糖蜜9.95g、玉米粉 8.48g、異麥芽寡糖 1.45ml、磷酸氫二鉀0.6g、硫酸錳 0.007g、番茄汁基礎培養基1L。
進一步,所述番茄汁基礎培養基是由純番茄汁和水體積比 1:4 比例混合而成。
一種改良的雙歧桿菌番茄培養基的制備方法,步驟如下:
步驟1:秤取糖蜜 9-10g、玉米粉 8-9g、異麥芽寡糖 1.00-1.50ml、磷酸氫二鉀0.4-0.6g、硫酸錳 0.005-0.007g備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任秀敏,未經任秀敏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2301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