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MMC換流站諧波單向傳遞特性分析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611021262.1 | 申請日: | 2016-1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69039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11 |
| 發(fā)明(設計)人: | 陳繼開;孫川;李國慶;王振浩;辛業(yè)春;李揚;王鶴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北電力大學;國網遼寧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27/28 | 分類號: | G01R27/28 |
| 代理公司: | 吉林長春新紀元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白冬冬 |
| 地址: | 132012 吉***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換流站 諧波 單向傳遞 特性分析 諧波能量 交流側 最小二乘法原理 側向 控制系統(tǒng)仿真 直流系統(tǒng)故障 傳遞效率 分段擬合 技術支持 交流系統(tǒng) 快速判斷 母線電流 能量泄露 穩(wěn)定運行 換流器 極值點 相關度 正負極 擾動 拐點 近似 泄露 分析 傳遞 研究 檢測 | ||
一種MMC換流站諧波單向傳遞特性分析方法,屬于換流器技術領域。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為下一步柔性直流系統(tǒng)故障對交流系統(tǒng)穩(wěn)定運行擾動程度研究提供技術支持的MMC換流站諧波單向傳遞特性分析方法。本發(fā)明步驟是:搭建MMC換流站控制系統(tǒng)仿真模型;對所搭建的模型進行仿真,檢測所需研究的量;運用相關度指標,對直流側正負極母線電流進行分析;從能量泄露的角度,分析諧波從直流側到交流側傳遞能量的大小;求得相鄰兩點的斜率;找到的近似極值點和拐點;利用最小二乘法原理,得到諧波能量傳遞效率函數的分段擬合曲線。本發(fā)明可快速判斷出規(guī)定頻率范圍內任意諧波能量從直流側向交流側泄露的嚴重程度。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換流器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由于換流器的非線性特性,交直流系統(tǒng)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諧波分量,柔性直流輸電系統(tǒng)設計時需要考慮直流側諧波對MMC換流站運行狀態(tài)的影響。在交直流混聯(lián)輸電系統(tǒng)中,由于交直流系統(tǒng)之間的相互影響,往往任意一側的擾動都可能導致系統(tǒng)的振蕩。而當直流側回路出現基波或二倍頻諧波擾動時,可能引發(fā)換流站出現過壓、過流等現象,嚴重時甚至導致設備損壞。因此必須充分研究換流站直流側擾動過程中換流站諧波的傳遞特性。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為下一步柔性直流系統(tǒng)故障對交流系統(tǒng)穩(wěn)定運行擾動程度研究提供技術支持的MMC換流站諧波單向傳遞特性分析方法。
本發(fā)明步驟是:
步驟一、搭建MMC換流站控制系統(tǒng)仿真模型,在換流站直流側正極母線添加一系列小擾動電流測試激勵源:Δidc_p=if sin(wt);式中添加激勵源的頻率范圍在0~300Hz之間,if的小大范圍為小于2%的直流側正極母線電流;
步驟二、對所搭建的模型進行仿真,檢測所需研究的量,具體包括換流站直流端口處正極母線電流idc_p、負極母線電流idc_n和交流端口處電流iac,提取穩(wěn)態(tài)過程中的幅值和相位信息;步驟三、運用相關度指標,對直流側正負極母線電流進行分析,設任意兩電流信號i1(wt)與i2(wt),兩信號的相關度指標ρ為:
其中,T為對信號進行考察的時間段,一般可取為待分析信號的一周期,分析式(1)可知:相關度指標越大,表示2個信號相似度越高,ρ的取值范圍為:0≤ρ≤100,當ρ=0時,2個信號相似度最低;當ρ=100時,2個信號相似最高,即波形全一致;
根據任意兩電流信號i1(wt)與i2(wt)的相關度ρ,對頻率范圍在0~100Hz內的諧波電流源進行等間隔采樣,采樣間隔為5Hz,對頻率范圍在100~300Hz內的諧波電流源進行等間隔采樣,采樣間隔為50Hz;表1MMC換流站直流側正負極母線電流相關度信息;設定ρ的門檻值ρset為99.99,當測得的換流站直流側正負極母線諧波電流的相似度ρ≤ρset時,進行步驟四操作;
表1 MMC換流站直流側正負極母線電流相關度信息
步驟四、從能量泄露的角度,分析諧波從直流側到交流側傳遞能量的大小;用對應頻率諧波信號的幅值變化量來表示諧波能量的變化,即
式(2)中,As為直流側所加諧波激勵源的幅值,Av為換流站交流側檢測到的對應諧波的幅值;步驟五,將采樣點按順序排列并命名為K1、K2、…K(n-1)n,求得相鄰兩點的斜率K12、K23、…K(n-1)n,把相鄰三個采樣點的能量傳遞效率值作為一組數據窗口,找到極值點和所有拐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北電力大學;國網遼寧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公司,未經東北電力大學;國網遼寧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2126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