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涂布電路元件的基材-發(fā)光材-電熱敷料及包材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611021203.4 | 申請日: | 2016-1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93553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29 |
| 發(fā)明(設計)人: | 謝榮雅;林永富;張源炘 | 申請(專利權)人: | 奇想創(chuàng)造事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K1/02 | 分類號: | H05K1/02;A61F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明和龍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81 | 代理人: | 郁玉成 |
| 地址: | 中國臺灣新竹***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包材 資訊儲存裝置 電路元件 供電裝置 撓性 資訊 發(fā)光裝置 敷料本體 撓性基材 人體表面 資訊擷取 電極 發(fā)光材 導接 食材 擷取 儲存 敷料 電能驅動 附著單元 控制裝置 電熱敷 附著 感測 基材 發(fā)光 容納 電器 | ||
一種涂布電路元件的發(fā)光材包括撓性基材、具有導接電極的供電裝置,及撓性發(fā)光裝置,使得撓性發(fā)光裝置受供電裝置所提供電流經過,而被電能驅動發(fā)光;一種具有電路元件的電能敷料,包括撓性基材,供附著于人體表面的附著單元,供接觸人體表面的敷料本體、及具有設置于敷料本體撓性導接電極的供電裝置;一種涂布資訊儲存裝置的包材,包括包材本體,及涂布于包材本體的資訊儲存裝置,供儲存食材相關資訊;一種供容納并感測包材的電器,包括資訊擷取裝置,供擷取資訊儲存裝置所儲存食材相關資訊,控制并接收資訊擷取裝置所擷取資訊的控制裝置。
技術領域
一種具有電路元件的基材,尤其是一種以涂布方式設置于基材上,使其可靈活使用,而具有更廣泛運用范疇的電路組件。
背景技術
電子元件(electronic component),是構成電子電路的基本單元,在電子電路發(fā)展的初期,電子元件通常是個別封裝,并具有兩個或以上的引線或金屬接點,而相互連接以構成一個具有特定功能的電子電路,而其間的連結是以電線直接連接而組成整體結構,故稱之為線路。
之后,由于制作及維護不易、體積龐大、及成本過高等缺點;因此,于上一世紀早期,即有人開始研究以印刷的方式取代配線,并且不斷有工程師提出在絕緣的硬質基板上加以金屬導體作配線。而最為知名的是1925年在美國,由Charles Ducas在絕緣的基板上印刷出線路圖案,再以電鍍的方式,成功運用導體制作成配線,其后的數十年間,由于硬質印刷電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技術的突飛猛進,使得相關的電子產品,在性能不斷增進的同時,體積及成本卻可相對降低。
然時至今日,由于PCB所使用的硬質基板,亦使其運用受到相當程度的限制,且在制程中所使用及產生的有毒物質,在注重環(huán)境保護的現下,更是為大家所詬病,另一方面,由于印刷技術的大幅進展,搭配材料科學可提供具有導電、半導體及絕緣(介電)等特殊功能的印墨材料,上述兩者結合所形成的印刷電子(Printed electronics)技術,使得大家有了新的想象空間,也為前述PCB所遭遇到的困境,提供了一條出路。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之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涂布電路元件的發(fā)光材,利用撓性基材可變形的物理特性,及涂布其上的撓性發(fā)光裝置,產生具多變性的大面積照明效果,使照明設備的應用范圍更加廣泛。
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電路元件的電能敷料,利用撓性基材可變形的物理特性,及其上所設置的供電裝置,藉撓性結構伏貼人體及運用電能產生微電、微熱等多重效果,而有助于人體傷口的愈合。
本發(fā)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涂布資訊儲存裝置的包材,于存放食材時,藉由儲存食材相關資訊的資訊儲存裝置,儲存并顯示所儲存食材的狀態(tài),為目前公眾所關注的食品安全問題,提供一道安全保障。
本發(fā)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供容納并感測前述包材和食材的電器,藉由連續(xù)進行資訊傳輸與判斷所構成的智能系統(tǒng),對于食材的狀態(tài),進行完整且系統(tǒng)性的監(jiān)控,為目前極為棘手的食品安全問題,提供一套完整的解決方案。
本發(fā)明由于運用不同于以往PCB制程的印刷電子技術,改變了基板的性質,及基板與電子元件間的相互關系,形成前述發(fā)光材、敷料及感測器等,具有不同于以往的產品特性,使得產品或可增加使用范圍,或可提升使用效果,或可降低制作成本,為目前正處于起步階段的印刷電子技術,應用其材質特性,搭配簡易的結構安排,提供明確可行的用途。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主動發(fā)光警示帶設置示意圖,用于表示主動發(fā)光警示帶可單獨設置并且主動發(fā)光警示。
圖2為圖1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用于說明主動發(fā)光警示帶各細部結構的相對位置。
圖3為本發(fā)明第二較佳實施例室內照明光源的操作與結構示意圖,用于表示室內照明光源操作概念及各細部結構的相對位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奇想創(chuàng)造事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奇想創(chuàng)造事業(yè)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2120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