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控制車輛增壓器的方法和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020502.6 | 申請日: | 2016-1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8794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16 |
| 發明(設計)人: | 柳誠垠;趙孝相 | 申請(專利權)人: | 現代自動車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02D23/00 | 分類號: | F02D23/00;F02D17/02;F02D41/00;F02B3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龍淳;岳磊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控制 車輛 增壓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提供一種控制車輛增壓器的方法包括:在第一確定步驟處確定發動機是否以氣缸停缸(CDA)模式運行;在第二確定步驟處計算渦輪增壓器的目標增壓壓力與由渦輪增壓器增加的進氣的當前增壓壓力之間的差值,并且確定的差值是否等于或大于參考差值;在第三確定步驟處基于發動機的當前運行狀態確定增壓器是否被允許運行;在第四確定步驟處確定增壓器的目標rpm,并且確定目標rpm是否等于或大于參考rpm;以及在運行步驟處運行增壓器。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車輛增壓器(supercharger),更具體地,涉及對流入發動機的進氣的壓力進行增壓的電動增壓器。
背景技術
通常,氣缸停缸(CDA:cylinder de-activation)技術被應用于車輛發動機,以提高其燃料效率。當發動機以CDA模式運行時,向設置在發動機中的一些氣缸中的燃料噴射停止,因此,僅剩余的氣缸用于運行發動機。
CDA技術在車輛的輕負載運行(如高速行駛)等期間使用。因此,與發動機的正常運行狀況相比,在CDA模式中,燃料消耗降低,使得燃料效率增加。然而,廢氣的量或壓力降低,使得有可能對渦輪增壓器(turbocharger)的驅動條件或對通過廢氣再循環(EGR)系統的再循環廢氣量等產生影響。因此,正常情況下,即使發動機以CDA模式運行,通過渦輪增壓器等來提高進氣壓力也是重要的。
前述并不僅僅旨在幫助理解本公開的背景技術,并且并不旨在意指本發明落入本領域技術人員已知的相關領域的范圍內。
發明內容
已經考慮到現有技術中出現的上述問題,做出本公開,并且本公開旨在提出一種控制車輛增壓器的方法和系統,即使發動機以CDA模式運行,該方法也能用渦輪增壓器來有效增加進氣壓力,從而有效地防止再循環廢氣量減少。
根據本公開中的一個實施例,一種控制車輛增壓器的方法包括:由控制器在第一確定步驟處確定發動機是否以氣缸停缸(CDA)模式運行;當發動機以CDA模式運行時,由控制器在第二確定步驟處計算基于車輛的當前運行狀態的渦輪增壓器(turbocharger)的目標增壓壓力與由渦輪增壓器增加的進氣的當前增壓壓力之間的差值,并且確定差值是否等于或大于參考差值;當差值等于或大于參考差值時,由控制器在第三確定步驟處基于發動機的當前運行狀態確定增壓器是否被允許運行;當確定增壓器被允許運行時,由控制器在第四確定步驟處確定增壓器的目標rpm,并且確定目標rpm是否等于或大于參考rpm;以及當目標rpm等于或大于參考rpm時,基于目標rpm運行增壓器。
在第二確定步驟中,控制器可基于期望發動機rpm和期望進氣量確定目標增壓壓力。
在第三確定步驟中,控制器可通過使用增壓器的當前進氣量和限制rpm基于發動機的當前運行狀態來確定增壓器是否被允許運行。
在第四確定步驟中,控制器可基于增壓器的進氣壓力和當前進氣量以及目標增壓壓力與由渦輪增壓器增加的進氣的當前增壓壓力之間的差值確定增壓器的所述目標rpm。
在第一確定步驟后,該方法可包括當發動機以CDA模式運行時,由控制器從設定值增加廢氣再循環(EGR)閥的開度。
根據本公開中的另一實施例,一種控制車輛增壓器的系統包括:渦輪增壓器,其設置在發動機的進氣流動管線上并且增加流入發動機的進氣的壓力;增壓器,其在渦輪增壓器的下游的位置處設置在進氣流動管線上并且作為選項增加流入發動機的進氣的壓力;以及控制器,其確定發動機是否以氣缸停缸(CDA)模式運行;當發動機以CDA模式運行時計算基于車輛的當前運行狀態的渦輪增壓器的目標增壓壓力與由渦輪增壓器增加的進氣的當前增壓壓力之間的差值,并且確定差值是否等于或大于參考差值;當差值等于或大于參考差值時,基于發動機的當前運行狀態確定增壓器是否被允許運行;當確定增壓器被允許運行時,確定增壓器的目標rpm,并且確定目標rpm是否等于或大于參考rpm;以及當目標rpm等于或大于參考rpm時,基于目標rpm運行增壓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現代自動車株式會社,未經現代自動車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2050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