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自動判斷縫洞型油藏生產井間連通性的綜合方法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020378.3 | 申請日: | 2016-1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11081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30 |
| 發明(設計)人: | 張冬梅;金佳琪;陳小島;康志江;鄧澤;姜鑫維;劉遠興;楊宏湘;沈奧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 主分類號: | G06F17/50 | 分類號: | 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輕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楊立;陳振玉 |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魯磨路3***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動 判斷 縫洞型 油藏 生產井 連通性 綜合 方法 系統 | ||
1.一種自動判斷縫洞型油藏生產井間連通性的綜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根據待判斷井組的生產數據,分別基于開關井時相鄰井生產數據變化、生產曲線相似性、見水時間間隔和壓力下降趨勢判斷所述待判斷井組中任意兩口生產井的井間初始連通性;其中,所述生產數據包括各生產井不同時間點的產液量和含水率,以及待判斷井組不同時間點采集的壓力值;
步驟2,對不同判斷獲取的所述待判斷井組中任意兩口生產井的井間初始連通性賦不同權重,獲取所述待判斷井組中任意兩口生產井的井間綜合連通性;
步驟3,根據所述待判斷井組中任意兩口生產井的井間綜合連通性,獲取所述待判斷井組的連通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自動判斷縫洞型油藏生產井間連通性的綜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開關井時相鄰井生產數據變化判斷所述待判斷井組中任意兩口生產井的井間初始連通性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a1,根據任意兩口生產井不同時間點的產液量,獲取所述任意兩口生產井的開井時間;提取從后開井時間點開始第一預設時間段內,先開井的生產井不同時間點的產液量,并在產液量-時間坐標系下進行線性擬合,獲取線性擬合直線的斜率;
步驟a2,如果所述斜率小于第一預設閾值,則判斷所述任意兩口生產井的井間初始連通性為連通;反之,不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自動判斷縫洞型油藏生產井間連通性的綜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生產曲線相似性判斷所述待判斷井組中任意兩口生產井的井間初始連通性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b1,根據任意兩口生產井不同時間點的產液量,獲取所述任意兩口生產井的開井時間;提取從后開井時間點開始第二預設時間段內,所述任意兩口生產井不同時間點的產液量,分別獲取所述任意兩口生產井的產液量時間序列;
步驟b2,采用動態時間規整算法計算所述兩個產液量時間序列的平均距離;
步驟b3,如果所述平均距離小于第二預設閾值,則判斷所述任意兩口生產井的井間初始連通性為連通;反之,不連通。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一種自動判斷縫洞型油藏生產井間連通性的綜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b2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b21,根據如下第一公式,分別將所述兩個產液量時間序列進行無量綱化;
所述第一公式如下:
其中,所述K為待無量綱化的產液量時間序列中元素的個數,所述xk為所述待無量綱化的產液量時間序列中任一元素的原始數值,所述Xk為所述任一元素的無量綱化數值,所述k∈{1,2,3……K};
步驟b22,根據如下第二公式,構造無量綱化的兩個產液量時間序列之間的距離矩陣;
所述第二公式如下:
其中,所述D為所述距離矩陣,所述無量綱化的兩個產液量時間序列分別為{q1,q2…qi…qn}和{c1,c2…cj…cm},所述n和m分別為所述無量綱化的兩個產液量時間序列中元素的個數,所述dij表示元素qi到元素cj之間的閔可夫斯基空間距離,i∈{1,2,3……n},j∈{1,2,3……m};
步驟b23,根據如下第三公式和第四公式構造最短彎曲路徑矩陣;
所述第三公式如下:
所述第四公式如下:
其中,所述H為所述最短彎曲路徑矩陣,所述Dis(i,j)為元素對(q1,c1)到元素對(qi,cj)的最短彎曲路徑,i∈{1,2,3……n},j∈{1,2,3……m};
步驟b24,根據如下第五公式,計算所述兩個產液量時間序列的平均距離;
所述第五公式如下:
其中,所述DTWavg為所述平均距離,所述Dis(n,m)為元素對(q1,c1)到元素對(qn,cm)的最短彎曲路徑,所述N為計算所述Dis(n,m)過程中所述第三公式迭代的次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未經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20378.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