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銅線噴塑機的工作原理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020084.0 | 申請日: | 2016-1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72038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07 |
| 發明(設計)人: | 劉德昌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市金頤有色線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5B9/04 | 分類號: | B05B9/04;B05B12/00;B05B15/68;B05B13/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0350 天***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活動座 噴頭 工作原理 銅線 固定座 鉸接座 噴塑機 隔板 兩端設置 壓力泵 支撐桿 滾輪 一端設置 儲料罐 固定輪 鉸接軸 上端 軌道 閥門 鉸接 噴塑 下端 旋鈕 移動 | ||
本發明創造公開一種銅線噴塑機的工作原理,包括機架和活動座,所述機架上方的兩端設置有軌道,所述軌道內設置有固定輪,所述活動座位于機架的上方,所述活動座的下端設置有滾輪,所述滾輪設置有兩個,所述活動座的上方設置有儲料罐和壓力泵,所述壓力泵的上方設置有支撐桿,所述支撐桿的上端設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設置有閥門,所述固定座的兩端設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設置有鉸接座和噴頭,所述鉸接座的一端設置有鉸接軸,所述噴頭與鉸接座相鉸接,所述噴頭的末端設置有調節旋鈕;該銅線噴塑機的工作原理具有移動平穩、噴塑效果好。
技術領域
本發明創造涉及銅線生產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銅線噴塑機的工作原理。
背景技術
銅線噴塑機的工作原理作為工業生產中的噴涂設備,已經在工業生產領域有了幾十年的應用,其技術也日漸成熟。銅線噴塑機的工作原理的壓縮機、過濾器、儲氣罐、干燥器等設備的性能已經能夠滿足工業生產的需求。然而手持噴頭作為銅線噴塑機的工作原理作業的主要部件,其操作的便利性和高效性嚴重影響到銅線噴塑機的工作原理的作業質量和效率,再者,大型的銅線噴塑機的工作原理的使用不方便,移動困難,導致在使用時影響噴塑的效果。
現有的銅線噴塑機的工作原理多為人工進行噴塑,但是對于一些面積較大、長度長和內部空氣較少的管道以及箱體進行噴塑,人體的承受力通常的不夠的,因而導致使用者無法適應,也對使用者的身體健康造成了危害。因此,現有的銅線噴塑機的工作原理存在移動不邊、噴塑效果差和使用者勞動強度大的問題。
發明創造內容
本發明創造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移動平穩、噴塑效果好的銅線噴塑機的工作原理。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創造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銅線噴塑機的工作原理,包括機架和活動座,所述機架上方的兩端設置有軌道,所述軌道內設置有固定輪,所述活動座位于機架的上方,所述活動座的下端設置有滾輪,所述滾輪設置有兩個,所述活動座的上方設置有儲料罐和壓力泵,所述壓力泵的上方設置有支撐桿,所述支撐桿的上端設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設置有閥門,所述固定座的兩端設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設置有鉸接座和噴頭,所述鉸接座的一端設置有鉸接軸,所述噴頭與鉸接座相鉸接,所述噴頭的末端設置有調節旋鈕。
作為優選,所述兩個滾輪夾緊軌道,有利于活動座能夠在軌道上平穩移動。
作為優選,所述儲料罐的下端設置有送料管、且送料管與活動座相固定,能夠在使用過程中,通過送料管及時將漆料輸送到儲料罐內。
作為優選,所述壓力泵與閥門相連通,通過壓力泵運轉抽取漆料時,閥門受到壓力作用打開,使得噴頭能夠進行噴塑。
作為優選,所述閥門連接噴頭,有利于將漆料輸送到噴頭內,并通過噴頭噴出。
作為優選,所述噴頭為可調節角度設置,能夠調整噴頭噴出漆料的角度,進而對不同的位置進行噴塑。
本發明創造的有益效果為:由于設置有機架和活動座,能夠通過機架內的固定滑輪與活動座相接觸,活動座下端的滾輪與軌道相夾緊,能夠使得活動座在機架上移動平穩,進而使得噴塑質量更加好,由于設置有壓力泵,通過壓力泵將儲料罐內的漆料抽取,并通過壓力打開閥門,使得漆料輸送到噴頭內,然后噴頭在壓力泵的提供的壓力下將漆料噴出,由于設置有調節旋鈕以及噴頭為可調整角度設置,能夠根據噴塑的需要調整噴塑的漆量以及噴塑的位置。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創造一種銅線噴塑機的工作原理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機架1、活動座2、軌道3、固定輪4、滾輪5、儲料罐6、送料管7、壓力泵8、支撐桿9、固定座10、閥門11、隔板12、鉸接座13、鉸接軸14、噴頭15、調節旋鈕16。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市金頤有色線材有限公司,未經天津市金頤有色線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2008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