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防鹽堿透水路面結構有效
申請號: | 201611019901.0 | 申請日: | 2016-11-16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02845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29 |
發明(設計)人: | 孫佳;王雅萱;于希萌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大學 |
主分類號: | E01C7/32 | 分類號: | E01C7/32;E01C3/04 |
代理公司: | 青島高曉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7104 | 代理人: | 張世功 |
地址: | 266061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透水路面 骨料 鋪裝 鹽堿 道路使用壽命 粉煤灰 貝殼顆粒 道路工程 道路維護 海水侵蝕 路面結構 使用壽命 鹽堿腐蝕 沿海城市 應用環境 重量組份 復合材料 海螺殼 牡蠣殼 耐腐蝕 扇貝殼 透水層 透水性 粘結劑 找平層 下陷 墊層 填海 黏土 和面 硬化 基層 鋪設 | ||
本發明屬于道路工程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防鹽堿透水路面結構,用于沿海城市道路鋪裝或填海造陸后的道路鋪裝場合,解決因海水侵蝕導致路面下陷的難題,具有防鹽堿腐蝕作用,實現道路硬化并延長道路使用壽命,其路面結構自下而上依次包括墊層、透水層、基層、找平層和面層,其中,基層鋪設厚度為50?100mm的復合材料,其各原料的重量組份為骨料35?60份、粉煤灰20?45份、中砂12?16份、黏土粉5?10份和粘結劑10?15份,所述骨料為牡蠣殼、扇貝殼、海螺殼之一或其任意組合的貝殼顆粒;其結構合理,透水性強,耐腐蝕,成本低,應用環境友好,使用壽命長,道路維護成本低,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市場前景。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道路工程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防鹽堿透水路面結構,用于沿海城市道路鋪裝或填海造陸后的道路鋪裝場合。
背景技術:
填海造地實際就是圍海造地,先要把一定面積的灘涂圍起來,再來填實。圍海造地通常有兩種形式,一是與大陸海岸相連的造地,稱為“圍涂”;二是孤懸在淺海中形成人工島。在與大陸相連的圍海造地中,又有兩種圍涂方式,一是在岸線以外的灘涂上直接筑堤圍涂;二是圍填入海港灣內部的灘涂,其填海的材料除了使用山石填土外,都大量采用疏浚泥作為填料代替良好的砂土等作土工材料使用,不但減少了廢棄淤泥對環境的影響,而且產生了新的土工材料資源。除了初期圍堰施工和后期少量覆蓋熟土之外,新造土地過程中基本上不需要取陸上的一粒泥土砂石,而是利用拖船、挖泥船在海中作業,先造圍堰,然后一邊吸沙吹沙修建港池,一邊淤填圍起來的海域,接著修建攔潮堤壩,堤壩高程、堤壩結構和斷面形式要根據地形地質條件、最高潮位和浪高、爬高等因素決定。即使填海所造土地不用于生產糧食或淡水養殖,也要在填埋的灘涂內開挖一些水道、修筑內堤,圍堤內側還要開挖截滲溝,防止海水對填埋區內繼續補給鹽分,逐步實行咸水、淡水分流,加速土壤脫鹽和地下水淡化,否則,此后修建的建筑結構的地下鋼結構和水泥部分會受到嚴重腐蝕。盡管采取上述諸多措施,傳統的道路鋪裝方式仍不適用于填海造地后的道路鋪裝及沿海城市道路鋪裝場合。
現有技術中,中國專利CN103864370B公開了一種鋼渣廢橡膠鑄造廢砂道路材料及其制備鋪設方法,該材料包括道路基層和道路面層,道路基層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鋼渣36-58%,廢橡膠顆粒8-12%,鑄造廢砂5-36%,固結劑15-35%,道路面層由以下重量備份的原料制成:鋼渣22-55%,廢橡膠粉8-18%,鑄造廢砂5-35%,固結劑3-15%,該技術方案將對環境有污染的鋼渣、廢橡膠、鑄造廢砂制備成道路材料,利用鑄造廢砂的強化效應提高道路材料的強度,利用鑄造廢砂的強化效應降低道路材料的剛性,提高道路材料的抗開裂性能及行車舒適性,同時以鋼渣取代天然碎石,降低道路材料的經濟成本,具有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但沿海城市道路或填海造地后的道路在海域內,海水會通過管道或地表等逐漸浸透腐蝕鋼渣,導致道路下陷或開裂,減少道路使用壽命,增加維護成本。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點,尋求設計一種防鹽堿透水路面結構,解決因海水侵蝕導致路面下陷或開裂的難題,具有防鹽堿侵蝕作用,實現道路硬化并延長道路使用壽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大學,未經青島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1990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生物質纖維處理劑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瀝青料滾筒及瀝青料處理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