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相關關系的軟件需求優先級設定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019633.2 | 申請日: | 2016-1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89841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29 |
| 發明(設計)人: | 湛浩旻;施國強;王玫;馬川;孫鵬程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仿真中心 |
| 主分類號: | G06F8/10 | 分類號: | G06F8/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付生輝;張雪梅 |
| 地址: | 100854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有向圖 優先級設定 功能結構 回路功能 軟件需求 遞階 集合 功能結構圖 層次模型 影響關系 合理性 運算 合作 | ||
本發明公開一種基于相關關系的軟件需求優先級設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驟:S1、根據需求之間的相關性建立相關集合和功能結構圖,利用影響關系建立功能結構有向圖,并判別功能結構有向圖中是否存在回路,若存在則通過對功能結構有向圖進行模型精化來消除回路,得到無回路功能結構有向圖;S2、使用ISM方法并根據無回路功能結構有向圖進行計算,建立需求層次模型,得到多級遞階有向圖;S3、生成多級遞階有向圖中最高層的每一個元素各自的相關需求集合,對相關需求集合作交運算,得到最高優先級需求集。本發明能夠提高需求優先級設定的效率以及合理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軟件需求優先級的設定方法。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基于相關關系的軟件需求優先級設定方法。
背景技術
軟件項目開發過程中經常受到諸如進度、成本以及質量等因素限制,必然軟件產品前期的眾多需求也會受到上述因素限制,因此對所要求的產品功能定義相對優先級顯得十分必要。在軟件項目早期,設定優先級能夠幫助項目經理解決沖突、安排階段性交付和做出必要的取舍。此外,設定需求優先級有助于當項目面臨拖期的時候,使重新界定其范圍變得更容易。設定需求優先級是件備受關注且艱難的工作,處理好優先級排序對于維護項目收益和提高項目的成功率很有幫助。
從用戶的角度來看,用戶關心的是業務需求的頂層需求;而對開發者來說,關心的是和它相關的一系列子需求,這些子需求以及與之相對應的上層需求一起稱之為此頂層需求的相關需求集合。在這些需求中,如果任意一個需求失敗,那么都會導致用戶關心的頂層需求無法實現。由此可見,對一個用戶需求的實現,不僅僅是只實現眼前的這個用戶需求,而是需要若干不同層次的需求來支持,這一點充分體現出需求的相關性。在軟件系統中,一個具有高優先級需求的實現,通常與一些低優先級且成本較高的需求相關,此時如果因為某種原因,推遲或舍棄這些優先級較低的需求,那么將會直接導致與之相關的高層需求無法實現。由此可以判斷得出,在某些情況下,相關性甚至超過重要性,因此需求之間的相關性不容忽視,如果將所有需求放在同一層次上而不加區分的進行優先級比較,缺乏合理性。
目前,需求優先級排序方法中無論是比例尺度還是順序尺度的方法,對需求進行排序時很少提到需求對象之間的相關關系,盡管有HVC(Hierarchical CumulativeVoting)方法,但是該方法將需求分成若干層次完全憑借經驗,盡管該方法具有分層的思想,隱含代表了一定的相關性,但是并沒有明確提出對象之間的相關性,并且缺少定量計算。從系統工程的角度出發,結構是系統的固有屬性,并且結構能夠充分反映相關關系,而結構又是具有層次性的,由此可以得出系統的層次性和相關性都是系統的固有屬性。
因此,需要提供一種更加貼近實際情況的、在設定軟件需求優先級時,充分考慮需求的相關性的基于相關關系的軟件需求優先級設定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相關關系的軟件需求優先級設定方法,從需求之間的相關性入手完成需求優先級的排序,能夠解決在需求設定缺乏多系統固有屬性的考慮,使需求優先級的設定更加合理,并且還能夠顯著提高需求優先級設定的效率。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下述技術方案:
一種基于相關關系的軟件需求優先級設定方法,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根據需求之間的相關性建立相關集合和功能結構圖,利用影響關系建立功能結構有向圖,并判別功能結構有向圖中是否存在回路,若存在則通過對功能結構有向圖進行模型精化來消除回路,得到無回路功能結構有向圖;
S2、使用ISM方法并根據無回路功能結構有向圖進行計算,建立需求層次模型,得到多級遞階有向圖;
S3、生成多級遞階有向圖中最高層的每一個元素各自的相關需求集合,對相關需求集合作交運算,得到最高優先級需求集。
優選地,步驟S1還包括:對無回路功能結構有向圖進行模型抽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仿真中心,未經北京仿真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1963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