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管道內壁清潔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018843.X | 申請日: | 2016-1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345765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16 |
| 發明(設計)人: | 龔恒翔;肖旭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8B9/047 | 分類號: | B08B9/047;B08B13/00 |
| 代理公司: | 重慶市前沿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劉興順 |
| 地址: | 400050***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清潔機器人 密封固定裝置 管道內壁 轉動內齒圈 徑向伸縮 清潔液 齒輪 清潔 螺母 有機配合 中固定盤 轉動電機 自動清潔 常嚙合 輸出軸 放入 固套 滾刷 排出 腔室 貼合 機器人 對稱 移動 | ||
本發明公開一種管道內壁清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步驟a:設計一款清潔機器人,該清潔機器人的螺母上有徑向伸縮組件;滾刷上、下側對稱設有一個密封固定裝置,該密封固定裝置中固定盤與轉動內齒圈貼合;轉動內齒圈與齒輪常嚙合,該齒輪固套在轉動電機的輸出軸上;步驟b:將清潔機器人放入待清潔的管道中;步驟c:啟動機器人,并向管道的一側注入干凈的清潔液;步驟d:清潔機器人自動清潔管道內壁本方法所采用的清潔機器人通過徑向伸縮組件和兩個密封固定裝置的有機配合能夠沿著管道內壁移動,并向兩個密封固定裝置之間的腔室輸入/排出清潔液。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管道清洗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管道內壁清潔方法。
背景技術
在材料或化工產業中中,反應介質輸送管道內壁清潔度是決定產品純度的重要一環,所以常常需要利用清洗劑進行專業的清潔。目前,人工清洗是最常見的清潔方法,在日常工作中普遍使用。然而,對于一些如垂直安裝、長度過長、內徑過大或過小的管道,人工清潔往往存在清潔度低、效率不高、污染成分及清洗劑成分復雜甚至有有毒、易燃等,因而存在較大安全風險,以及高昂的人工成本等缺陷。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管道內壁清潔方法,欲通過本方法清洗管道的內壁。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管道內壁清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a:設計一款清潔機器人,該清潔機器人包括下安裝板(1)和滾刷(11),其中下安裝板(1)上安裝有一個電機(2)和一組導向軸(3),該電機的輸出軸上端與絲桿(4)下端同軸連接;所述導向軸(3)下端與下安裝板(1)固定,該導向軸與絲桿(4)平行,且絲桿(4)上螺紋連接有一個螺母(5);
所述螺母(5)上沿周向設有至少3個徑向伸縮組件,該徑向伸縮組件包括大直線電機(6)和連桿(10),其中大直線電機(6)的上、下側對稱設有一個小直線電機(7),這三個直線電機均安裝于所述螺母(5)上,且三個直線電機外側設有一個瓦狀的橡膠塊(8);所述大直線電機(6)的活塞桿與橡膠塊(8)中心處固定,每個小直線電機(7)的活塞桿與徑向移動塊(9)固定,該徑向移動塊的兩側分別通過一組所述連桿(10)與所述橡膠塊(8)的對應側鉸接;當大、小直線電機(6、7)同步動作時,帶動橡膠塊(8)做徑向移動,從而使橡膠塊(8)外壁與管道內壁接觸;當所述大、小直線電機(6、7)異步動作時,可以改變橡膠塊(8)的彎曲半徑,以使橡膠塊(8)的整個外圓面與管道內壁形成面接觸;
所述滾刷(11)同軸設在絲桿(4)上方,該滾刷固套在滾刷電機(12)的輸出軸上;所述滾刷(11)上、下側對稱設有一個密封固定裝置,該密封固定裝置包括固定盤(13)和密封圈(18),其中固定盤(13)靠近所述滾刷(11),固定盤(13)邊緣沿周向均布有一組進液孔(13a)和出液孔(13b),而進液孔(13a)和出液孔(13b)交替設置;所述固定盤(13)與轉動內齒圈(14)貼合,該轉動內齒圈遠離滾刷(11),轉動內齒圈(14)邊緣沿周向均布有一組過液孔(14a);所述轉動內齒圈(14)與齒輪(15)常嚙合,該齒輪固套在轉動電機(16)的輸出軸上,且轉動電機(16)安裝在所述固定盤(13)上,當轉動內齒圈(14)轉動時,可帶動過液孔(14a)以二選一的方式與所述進液孔(13a)或出液孔(13b)連通,或者過液孔(14a)均不與進液孔(13a)和出液孔(13b)連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理工大學,未經重慶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18843.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