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何首烏的種植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018485.2 | 申請日: | 2016-1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17763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31 | 
| 發明(設計)人: | 沈校書 | 申請(專利權)人: | 綏陽縣綠廣興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 | 
| 主分類號: | A01G1/00 | 分類號: | A01G1/00;A01G13/00;A01C1/00;C05F15/00 | 
| 代理公司: | 重慶強大凱創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50217 | 代理人: | 蒙捷 | 
| 地址: | 563399 貴***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何首烏 種植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藥材種植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何首烏又名首烏、赤首烏、馬肝石等。何首烏,具有久服延年不老、入血分、消痰毒、止心痛、益血氣、調氣血,瀉肝風、長筋益精、補肝腎、入肝腎脾經等功效,藥用價值較高。目前,何首烏的產出主要來源于野生,隨著中藥業的發展,何首烏的需求日益增加,野生的何首烏已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而解決以上問題只有靠人工種植,然而現有的人工種植方法存在病蟲害多、質量不佳等問題,致使何首烏產量和質量難于得到新的突破,此外,由于化肥、農藥投入較大,不僅經濟效益低,而且還使土壤惡化,使生態環境受到破壞。
發明內容
本發明意在提供一種何首烏的種植方法,以解決使用農藥防治病蟲害危害過大的問題。
基礎方案:一種何首烏的種植方法,包括選種植地、整地、調整土壤酸堿度、施底肥、播種、管理,具體步驟如下,
第一步,選種植地,根據本地環境選擇沒有或很少有根生雜草和石塊的土壤,水源充足、排澇方便,且種植地勢的坡度選取在5-10度;
第二步,整地,于10-11月間,深翻土地20-23cm,除去石礫及雜草,使其風化熟化,播種前再耕翻一次,整細耙平,淺耕后做成0.8-1.2m寬的平畦,畦埂寬為30cm,高為15cm,畦距0.5-1m;
第三步,調整土壤酸堿度,用石灰、硫酸鋁、硫酸亞鐵或帶酸性、堿性的有機肥將土壤的PH值調整至6.5-7.0;
第四步,施底肥,將有機肥作為底肥施于畦內,施底肥1600-2000公斤/畝;
第五步,播種,
(1)每次何首烏倒苗后挖取地下塊莖;
(2)選橫徑粗0.5-1cm,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塊莖作種用,拌以干濕適中的細沙土,貯藏于通風陰涼處,早春地溫在6-8度時,用溫床或火炕進行種莖催芽。催芽溫度保持在20度時,當地溫達到8-10度時,催芽種莖的芽鞘發白時栽種;
(3)選優質紅楓樹苗栽種在畦間,紅楓樹苗的樹高為30-50cm,相鄰紅楓樹苗之間的株距0.5m-1m;何首烏種莖種植在畦內,何首烏種莖和紅楓樹苗按三角形分布種植,畦間每隔兩株紅楓間種植一株天竺桂,天竺桂的樹高為30-50cm,天竺桂與紅楓的株距0.5m-1m,何首烏種莖與小檗進行套種,取5-10cm的小檗幼苗,與何首烏種莖株距30cm進行套種,株間穿插種植香蜂草和蓍草;
第六步,管理,包括:
(1)中耕除草,何首烏植株矮小,在生長期間要經常松土除草,株間雜草用手拔除,中耕宜淺不宜深,深度為3-6cm;
(2)排水灌溉,在播種時澆1次透水,立夏前后,分別澆水1次且澆后應及時松土,夏至前后,每7-10天澆水一次;
(3)追肥,何首烏生長期追肥4次。第一次于4月上旬齊苗后,每畝施入800-1000kg的腐熟糞水,腐熟糞水中腐熟糞和水的比例為1:3;第二次在5月下旬珠芽形成期,每畝施用腐熟糞水1700-2000kg;第三次于8月倒苗后,當子何首烏露出新芽,母何首烏脫殼重新長出新根時,用腐熟糞和水比例為1﹕10的腐熟糞水潑澆,每畝施用腐熟糞水1200-1700kg,每半月一次,至秋后逐漸出苗;第四次于9月上旬,何首烏全苗齊苗時,每畝施入農家有機餅肥20-25kg,起到培土和有利灌漿的作用;
(4)摘花蕾,于5月抽花葶時分批摘除花蕾。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綏陽縣綠廣興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未經綏陽縣綠廣興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1848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