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沉香誘導劑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017906.X | 申請日: | 2016-1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77318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29 |
| 發明(設計)人: | 石佳媛 | 申請(專利權)人: | 石佳媛 |
| 主分類號: | A01N63/04 | 分類號: | A01N63/04;A01P21/00;C12N1/14;C12R1/64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50001 貴州省貴***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沉香誘導劑 沉香 白木香基質 白木香樹 活體 制備 馬鈴薯蔗糖液體培養基 馬鈴薯蔗糖培養基 木香 分離和鑒定 市場應用 通氣條件 誘導菌株 栽培效益 活化 莖干 菌株 發酵 接種 消毒 黑暗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沉香誘導劑及其制備方法,所述沉香誘導劑包括:百木香樹活體莖、PDA培養基、馬鈴薯蔗糖培養基與白木香基質。所述方法包括:將白木香樹活體莖干上正在形成沉香的部位割下,經消毒、培養、分離和鑒定后得到沉香誘導菌株。菌株經PDA培養基活化、馬鈴薯蔗糖液體培養基發酵后,接種于白木香基質25℃恒溫、黑暗、通氣條件下培養5?7天后,即得沉香誘導劑。本發明方法簡便,能夠顯著縮短沉香的形成時間,提高白木香樹的栽培效益,具有良好的市場應用前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生物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沉香誘導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Lour.)Gilg,又稱土沉香,屬瑞香科沉香屬植物,為我國特有的熱帶及亞熱帶常綠喬木,是我國生產名貴芳香類藥材沉香的唯一植物來源,現已被列為國家二級瀕危保護植物。沉香是我國、日本、印度以及其他東南亞國家的傳統名貴藥材和名貴的天然香料,其性辛、苦,微溫,能行氣止痛、溫中止嘔、納氣平喘(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S].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128.)。在沉香中存在兩種主要的成分倍半萜類化合物和色酮類化合物(楊峻山.沉香化學成分的研究概況[J].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1998,10(1):99-103.戚樹源,林立東,胡厚才.白木香中色酮類化合物的形成[J].中草藥,2000,31(9):658-659.)。商業上的巨大利潤和非法貿易正導致世界各地的沉香越來越少。2000年白木香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入IUCN紅色名錄。2004年白木香列入了《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ITES,即華盛頓公約)附錄,同時產于東南亞等各國生產沉香的沉香屬所有植物均列入了該公約名錄。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中存在的問題與缺陷,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沉香誘導劑及其制備方法。所述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沉香誘導劑,包括:
百木香樹活體莖、PDA培養基、馬鈴薯蔗糖培養基與白木香基質。
一種沉香誘導劑的制備方法,該方法包括:對活體莖干進行采樣和分離培養,得到沉香誘導真菌;將沉香誘導真菌接種于培養基上,以得到所需接種體;將得到的接種體加入到基質中進行培養,形成沉香誘導劑。
對沉香誘導真菌接種于PDA平板培養基上,并置于黑暗條件25℃培養5~7天后,進行沉香誘導真菌的形態學鑒定和分子生物學鑒定。
將白木香樹活體莖上正在形成沉香的部位割下,并經乙醇、升汞消毒后,置于PDA培養、分離、純化進行保存。
將沉香誘導菌原始菌株接種在PDA活化形成一級接種體,然后接種于馬鈴薯蔗糖液體培養基發酵得到二級接種體。
將活化的二級接種體加入白木香基質中培養,并在30℃恒溫、黑暗、通氣條件下培養5~7天后,形成活性的沉香誘導劑。
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通過本發明,能夠顯著地縮短沉香的形成時間,提高白木香樹的栽培效益,保證沉香規模化生產的原料供應,而且在幫助山區農民脫貧致富的同時也保護了生態環境。其方法簡便、成本低廉,具有良好的市場應用前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石佳媛,未經石佳媛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1790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