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螺旋銑刀徑向精度研磨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015516.9 | 申請日: | 2016-1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67949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03 |
| 發明(設計)人: | 李先健;周良明;李維亮;羅志勇;江波;胥志兵;王繼均;鄧欽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4B3/02 | 分類號: | B24B3/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蘇丹 |
| 地址: | 610092***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螺旋 銑刀 徑向 精度 研磨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一種螺旋銑刀徑向精度研磨方法,將銑刀安裝在機床主軸上,在銑刀每個刀刃后角上著色;主軸左轉,一次進給完成半精加工零件槽口試切;檢測零件槽口尺寸,檢查刀刃著色狀態;研磨未著色刀刃或依次研磨未著色刀刃;試切并重復上述操作,直至零件槽口尺寸滿足技術要求。本發明的研磨方法,改變了傳統的銑刀靜態精度研磨方式,實現了銑刀徑向的工作精度調整,可以一次進給完成零件高精度槽口加工,提高了零件槽口銑削生產效率,加工質量穩定,操作簡單,適合大批量零件的高精度槽口銑削加工。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機械加工領域,具體是一種適用于大批量零件的高精度槽口銑削加工的螺旋銑刀徑向精度研磨方法。
背景技術
在航空制造業中,軍機及民機的槽型零件較多。槽型零件的高精度槽口銑削主要通過數控機床銑削和普通銑床銑削,數控機床銑削的零件槽口精度好,質量穩定,但數控機床銑削是以行切的方式進行,零件表面會形成波峰,往復行程多,加工成本高,用普通銑床利用鋸片銑刀銑削的深槽或立銑刀銑削的淺槽零件槽口質量不穩定,進刀次數多,需要操作者有熟練的專業技能。
利用立銑刀徑向尺寸一次進給完成零件淺槽高精度加工是槽口加工高效率提升的一種捷徑,經過砂輪機修磨過的銑刀遠不能滿足高精度槽口的零件加工,通常需要操作者研磨。
一般加工槽口的立銑刀為右螺旋銑刀,傳統研磨方法是測量銑刀徑向尺寸,然后均勻研磨每個刀刃,最后達到零件槽口理論值,這種靜態研磨方法的弊端是未事先確定銑床的徑向跳動量,更不能確定每個刀刃的研磨量,也不能保持刀刃后角的一致性,導致銑刀徑向尺寸研磨精度不確定,刀具耐用度差。
發明內容:
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螺旋銑刀徑向精度研磨方法,該方法可以讓 銑刀在銑床上一次進給完成零件高精度槽口加工,加工質量穩定,表面粗糙度高,操作簡 單,適合大批量零件的高精度槽口銑削加工。
本發明的一種螺旋銑刀徑向精度研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選擇接近零件槽口尺寸的銑刀直徑,銑刀齒數為三齒或四齒;
b、將銑刀安裝在機床主軸上,在每個刀刃后角上著色;
c、主軸左轉,一次進給完成半精加工零件槽口試切;
d、檢測零件槽口尺寸,確定銑刀徑向研磨量;
e、檢查每個刀刃著色狀態,確定每個刀刃研磨順序;
f、主軸右轉,轉速30r/min,研磨未著色刀刃或依次研磨未著色刀刃;
g、采用綠碳化硅油石研磨銑刀后角,綠碳化硅油石需用煤油浸透,研磨時油石蘸上機 油;
h、研磨油石緊貼刀刃后角面沿刀刃螺旋角從刀刃上端延伸至刀刃下端,保持刀刃后角 不變;
i、試切并重復b-h步驟,直至銑刀徑向精度滿足零件槽口尺寸;
j、研磨完成后,主軸左轉,再用鋁制廢料沿刀刃螺旋角在每個刀刃刀鋒處從刀刃下端 至刀刃上端輕刮一次。
本發明的螺旋銑刀徑向精度研磨方法,改變了傳統的銑刀靜態精度研磨方式,實現了銑刀徑向的工作精度調整,可以一次進給完成零件高精度槽口加工,提高了零件槽口銑削生產效率,加工質量穩定,操作簡單,適合大批量零件的高精度槽口銑削加工。
附圖說明
圖1為螺旋銑刀的簡圖;
圖中:1.第一刀刃;2.第二刀刃;3.第三刀刃;4.第四刀刃;5.銑刀本體;6.刀刃上端;7.刀刃下端 。
具體實施方式
見圖1,本發明的一種螺旋銑刀徑向精度研磨方法,其研磨步驟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15516.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