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地下管線三維自動化建模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015030.5 | 申請日: | 2016-1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74283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25 |
| 發明(設計)人: | 張云;吳思;王明洋;彭劍秋;張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第六地形測量隊 |
| 主分類號: | G06T17/05 | 分類號: | G06T17/05;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500 ***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動化建模 地下管線 建模 三維 地理信息系統 數據標準化 模型分類 三維建模 數據關聯 拓撲檢查 外業調繪 傳統的 精細化 井室 場景 節約 改進 | ||
1.一種地下管線三維自動化建模方法,其特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步驟1,外業調繪:利用探地雷達、管線探測儀進行地下管線探測,實地標記管線位置,繪制管線草圖,然后用全站儀、水準儀采集管線三維信息,稱為原始管線數據。
步驟2,井室模型分類:根據井室的形狀及結構特征,對其進行多類型劃分,并為每類井室建立相應的體模型,賦予唯一編號,為井室的三維自動建模提供依據。
步驟3,管線三維建模:
(1)數據標準化處理:將原始管線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轉換為標準化管線數據;
(2)拓撲檢查:對標準化數據進行拓撲檢查,實現多種管線拓撲規則的正確性檢查輸出與處理,保證后續建模數據的正確性;
(3)數據關聯:將標準化管線數據與三維場景數據、地下管線三維模型實體庫、拓撲規則庫進行關聯;
(4)自動化建模:包括管道建模方法、管道連接建模方法、附屬物建模方法。
在步驟1中,所述的采集管線三維信息,是在管線二維調查基礎上,采集井蓋形狀、材質、直徑、長、寬,井室類型、材質、直徑、長、寬、高以及井脖深,為井室三維建模做準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地下管線三維自動化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3中,
所述的管道建模方法:從標準化數據的管點和管線中提取三維管道的起終點三維坐標、XYZ三個方向的長度比例、三維姿態角和管道形狀,系統在上述基礎上通過管道類型調用地下管線實體庫中的管道模型,完成管道建模;
所述的管道連接建模方法:在三維管道基礎上,提取管道起點的位置和形態參數、終點的位置和形態參數,并根據管道與管道連接輔助部件的套合比例生成起始連接、終止連接及連接輔助部件三維數據,系統在具備上述參數的基礎上,通過管道類型調用地下管線模型實體庫中的管道連接部件模型,實現管道連接的三維數據生成和三維建模;
所述的附屬物建模方法:在原始管點數據和三維管道數據的基礎上,提取附屬物的三維坐標、XYZ三個方向長度比例、三維姿態角和附屬物類別,系統在獲得上述參數的基礎上,通過附屬物類型調用地下管線模型實體庫中的附屬物模型,實現附屬物的三維數據生成和三維建模。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地下管線三維自動化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3中,拓撲檢查前,系統動態創建拓撲檢查數據庫和數據集,將拓撲檢查數據拷貝至數據集,并從拓撲規則庫調用拓撲規則集、拷貝至數據集,用于拓撲檢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地下管線三維自動化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道建模方法,是基于Skyline Globe三維平臺的地理基準和三維數據規范,采用ArcGISEngine和SkylineGlobe二次開發接口結合使用的方式實現步驟5。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地下管線三維自動化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系統實現了地上模式、地下模式的自由切換,并能使用三維平臺自帶的查詢功能查看管線的屬性信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第六地形測量隊,未經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第六地形測量隊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15030.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