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錨索錨固段的防護結構及其防護方法在審
申請號: | 201611014748.2 | 申請日: | 2016-11-17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7111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25 |
發明(設計)人: | 王建松;劉慶元;黃波;高和斌;聶彪;周少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西北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南方分院 |
主分類號: | E02D5/74 | 分類號: | E02D5/74;E21D20/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聯鼎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劉抗美;李睿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錨索錨固 承載體 防護筒 防護結構 架線 密實 錨固段 掉塊 孔壁 錨索 塌孔 注漿 防護 安全隱患 工程錨固 兩端開口 溢漿孔 注漿體 擾動 綁扎 充填 端頭 錨孔 前部 筒狀 外部 保證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錨索錨固段的防護結構及其防護方法,該防護結構包括承載體、至少一架線環和防護筒;承載體固定在錨索錨固段的端頭;至少一架線環固定在錨索錨固段并與承載體相間隔;防護筒呈兩端開口的筒狀,防護筒套設在承載體和架線環的外部,并與承載體和架線環綁扎固定。本發明通過在錨索錨固段安裝防護結構,有效避免了在錨索安設過程中可能因錨孔擾動而出現錨固段孔壁塌孔或掉塊,造成錨索錨固段注漿不密實,降低了錨索工程錨固性能,防護筒能夠有效保護錨固段免受孔壁塌孔或掉塊影響,防護筒溢漿孔能夠使漿液在承載體前部防護筒內充填密實,保證注漿體強度,使錨索錨固段注漿效果和質量更佳,進而消除安全隱患。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工程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錨索錨固段的防護結構及其防護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國家基建規模的不斷擴大,錨索工程結構在滑坡、高邊坡、隧道洞室、大壩基礎、深基坑加固等永久性土木加固工程中得到大量應用。
如圖1所示,錨索工程的施工過程大致如下:
1、在需錨固的邊(滑)坡相應位置鉆設錨孔;
2、用鋼絞線編制錨索;
3、將錨索安置于錨孔中,錨孔孔口123預留的鋼絞線122(也稱張拉段,如圖1中的C段)外露于錨孔孔口123外,在錨索工程質量檢測中利用該段外露部分進行檢測,圖1中A段即自由段12(鋼絞線121+鋼絞線122)外設套管13,余下至孔底部分稱為錨固段11即圖中的B段;錨固段11位于邊(滑)坡滑動面(圖1中虛線部分)以下,自由段12(鋼絞線121+鋼絞線122)的長度確定錨固段11的錨固起始位置,自由段12(鋼絞線121+鋼絞線122)與錨固段11的交界處14即為錨索錨固起始位置。
4、將砂漿注入錨孔內,由孔底返漿直至溢滿,錨固段11鋼絞線被砂漿全部包裹密實,而自由段12鋼絞線(即鋼絞線121+鋼絞線122)由于外設套管13而不與砂漿直接接觸,因此相對自由。
5、注漿完畢,對鋼絞線進行張拉,使自由段12伸長而產生預應力,待鋼絞線張拉至設定的載荷時,在錨孔孔口123鎖定鋼絞線122,使鋼絞線122對巖土體施加預應力,提高邊(滑)坡抗滑力。
然而目前邊(滑)坡預應力錨索工程施工過程中,尤其錨索沿鉆孔安裝時,因為抖動、扭轉等,有時難免造成錨孔的錨固段孔壁出現局部塌孔或掉塊情況,造成錨固段注漿不密實,注漿體強度降低,導致預應力錨索結構錨固性能下降,耐久性降低的問題。更重要的是錨索工程結構的隱蔽性,使得這些質量隱患不能被人們及時發現,在后期使用過程中會出現錨固段承載力降低或不足的危害,病患不斷累積發展惡化,最終可能會造成錨索工程結構的突然性失效破壞,給線路的運營安全造成嚴重的威脅。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而提出一種錨索錨固段的防護結構及其防護方法,以解決錨索安裝時可能由錨孔錨固段局部塌孔或掉塊而引起的注漿不密實、不飽滿問題,造成錨固強度不足的質量隱患。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錨索錨固段的防護結構,包括承載體、至少一架線環和防護筒。承載體固定在所述錨索錨固段的端頭;至少一架線環固定在所述錨索錨固段并與所述承載體相間隔 ;防護筒呈兩端開口的筒狀,所述防護筒套設在所述承載體和所述架線環的外部,并與所述承載體和所述架線環綁扎固定。
進一步地,所述防護筒的筒壁上設置有多個溢漿孔。
進一步地,所述防護筒為鍍鋅鐵皮筒或硬質塑料筒。
進一步地,所述架線環呈板狀,其上設有多個安裝孔,所述架線環通過所述安裝孔穿設在所述錨索的鋼絞線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西北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南方分院,未經中鐵西北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南方分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1474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