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車輛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013589.4 | 申請日: | 2016-1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21027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08 |
| 發明(設計)人: | 稻垣裕也;和田敏尚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豐田自動織機;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0R7/04 | 分類號: | B60R7/04;B60N2/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李洋,舒艷君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輛 | ||
本發明提供車輛。車輛(100)具備后座,該后座具有靠背部(21)、以及相對于靠背部(21)在車輛前側相鄰地設置的小物箱(31)。小物箱(31)包括:主體部(32),以與靠背部(21)之間設有間隙(51)的方式配置,并沿車輛前后方向設置;延伸部(36),從主體部(32)向靠背部(21)的正下方延伸;以及具有托盤形狀的接納部(37),位于相比間隙(51)靠下方的位置且設置于延伸部(36)。通過這種結構,提供一種能夠容易地回收落下至后座的下部的物體的車輛。
技術領域
本發明一般涉及車輛,更特定地涉及車輛的后座的構造。
背景技術
關于現有車輛,例如,在日本特開平8-104178號公報中,公開了一種以不伴隨舒適性降低而實質上擴大小物箱的收納容積為目的的汽車的小物箱。在日本特開平8-104178號公報所公開的小物箱的外側壁的下端部,設置有在相比副駕駛座椅的座墊的下表面靠下方朝副駕駛座椅側伸出的接納部。
另外,在日本特開平8-198016號公報中,公開了一種以不將手深入地插入座椅與小物箱之間便能夠容易地取出落下的物體為目的的車輛用內飾裝置。在日本特開平8-198016號公報所公開的車輛用內飾裝置中,在前座座墊與小物箱之間,進出自由地設置有接納落下的物體的接納容器。
另外,在日本特開2004-249958號公報中,公開了一種以能夠使扶手在箱主體上不產生晃動而以穩定狀態移動、能夠賦予高級感、而且提高易用性為目的的小物箱。在日本特開2004-249958號公報所公開的小物箱中,在箱主體的兩側設置有與車輛前后方向平行地延伸的一對側壁。在一對側壁以能夠沿車輛前后方向移動的方式支承有兼作用于開閉箱主體的收容部的蓋體的扶手。
如上述日本特開平8-104178號公報、日本特開平8-198016號公報、日本特開2004-249958號公報所公開那樣,公知有在車廂內具備小物箱的車輛。若假想這種小物箱設置于后座的座面的情況,則存在物體從小物箱與后座的靠背部之間的間隙向后座的下部落下的顧慮。為此,尋求能夠容易地回收落下至后座的下部的物體的車輛的構造。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課題,提供一種能夠容易地回收落下至后座的下部的物體的車輛。
本發明的車輛具備后座,該后座具有靠背部、以及相對于靠背部在車輛前側相鄰地設置的前方部件。前方部件包括:主體部,該主體部以與靠背部之間設有間隙的方式配置,并沿車輛前后方向設置;延伸部,該延伸部從主體部向靠背部的正下方延伸;以及具有托盤形狀的接納部,該接納部位于相比上述間隙靠下方的位置且設置于延伸部。
根據這樣構成的車輛,通過在前方部件的延伸部設置具有托盤形狀的接納部,能夠使從主體部與靠背部之間的間隙落下至后座的下部的物體停留于接納部。由此,能夠從后座的下部容易地回收落下的物體。
另外,優選前方部件是形成物體的收納空間的小物箱。主體部具有框體形狀。
根據這樣構成的車輛,能夠容易地回收從小物箱與靠背部之間的間隙落下至后座的下部的物體。
另外,優選延伸部從主體部向斜下方向延伸,并在該延伸部延伸的末端設置接納部。
根據這樣構成的車輛,能夠使侵入至主體部與靠背部之間的間隙的物體更可靠地向接納部移動。
另外,優選延伸部與靠背部接觸。
根據這樣構成的車輛,由于車廂內的空間與后座的下部空間之間被延伸部隔開,所以能夠提高車廂內的舒適性。
另外,優選靠背部具有能夠沿車輛前后方向傾斜的傾斜功能,在靠背部從前方部件立起的第一狀態、和靠背部與前方部件相互重疊的第二狀態之間變化。
根據這樣構成的車輛,即便侵入至前方部件與靠背部之間的間隙的物體在靠背部傾斜時被靠背部拉拽而向后座的下部落下,也能夠容易地回收落下的物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豐田自動織機;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未經株式會社豐田自動織機;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1358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灼熱絲火焰監測系統
- 下一篇:基于單位球面坐標映射的全景目標跟蹤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