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玉米葉面肥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012943.1 | 申請日: | 2016-1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6976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25 |
| 發明(設計)人: | 范魏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凱利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5G3/00 | 分類號: | C05G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7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玉米葉 硼酸 聚天門冬氨酸 磷酸二氫鉀 硫酸鎂 水楊酸 水中 尿素 放入 混勻 配比 制備 震蕩 溶解 | ||
一種玉米葉面肥,按以下配比制成,載體是水:尿素220~260kg/m3、磷酸二氫鉀120~180kg/m3、水楊酸60~100kg/m3、硼酸30~50kg/m3、硫酸鎂30~50kg/m3、聚天門冬氨酸60~90kg/m3;將尿素放入水中,攪拌80~120r/min,在30~35℃下制備成水溶液,加入磷酸二氫鉀、硫酸鎂、聚天門冬氨酸制成溶液a;將硼酸、水楊酸邊震蕩邊加入沸水中溶解后,加入到溶液a中混勻,調節PH值為6.5~7.5,制得玉米葉面肥。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肥料,特別是涉及一種玉米葉面肥。
背景技術
玉米是重要的糧食作物,在我國,其種植面積僅次于水稻、小麥,居第三位,但玉米生產和其他谷物生產相比,投入成本較高,產出效益偏低;玉米生產需肥量大,投入成本高,造成玉米生產高產不高效,增產不增收;但是大量施用化肥對環境是一種污染,而且土壤施肥利用率很低也是一種浪費;葉面肥是營養元素施用于農作物葉片表面,通過葉片的吸收而發揮基本功能的一種肥料類型,植物的葉片有上下兩層表皮,由表皮細胞組成,上表皮細胞的外側有角質層和蠟質,可以保護表皮組織下的葉肉細胞行使光合、呼吸等功能,不受外界不利條件變化的影響,葉片表現還有許多微小的氣孔,行使氣體更換的功能;研究表明,角質層由一種帶有羥基和羧基的長碳鏈脂肪酸聚合物組成,這種聚合物的分子間隙及分子上的羥基、羧基親水基團可以讓水溶液滲透進入葉內,當然,葉片表面的氣孔是葉面肥進入葉片更方便的通道;但是葉面肥主要是彌補不足,具有應急性和針對性,用肥少,見效快;聚天門冬氨酸是一種氨基酸的聚合物,一種水溶性多肽,可生物降解,具有一定生物活性,它作為肥料增效劑,可吸收和富集土壤中對植物生長有利的元素,可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效果良好、低成本的適宜于花粒期的玉米葉面肥,本方法依據玉米的生理習性,同時充分利用聚天門冬氨酸肥料增效性來提高玉米的產量。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玉米葉面肥,該葉面肥中的各組分按以下配比制成,載體是水:尿素220~260kg/m3、磷酸二氫鉀120~180kg/m3、水楊酸60~100kg/m3、硼酸30~50kg/m3、硫酸鎂30~50kg/m3、聚天門冬氨酸60~90kg/m3;本發明提供制備上述玉米葉面肥的方法:A、將尿素放入水中,攪拌80~120r/min,在30~35℃下制備成220~260kg/m3的水溶液,按120~180kg/m3的比例加入磷酸二氫鉀,按30~50kg/m3的量加入硫酸鎂,按60~90kg/m3的比例加入聚天門冬氨酸制成溶液a;B、將硼酸、水楊酸邊震蕩邊加入沸水中溶解后,加入到溶液a中混勻,調節PH值為6.5~7.5,制得玉米葉面肥,硼酸的加入量為30~50kg/m3,水楊酸的加入量為60~100kg/m3。
該玉米葉面肥各組分的最佳優選配比:尿素235kg/m3、磷酸二氫鉀150kg/m3、水楊酸75kg/m3、硼酸40kg/m3、硫酸鎂40kg/m3、聚天門冬氨酸75kg/m3。
有益的效果:使用本發明施用在玉米花粒期,運用該葉面肥不僅可以吸收快、作用強、用量省、效率高,減少了對土地的污染,而且聚天門冬氨酸具有肥料增效性,提高了肥料利用率;本發明利用在玉米栽培中,提高了玉米的產量和品質。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凱利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青島凱利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1294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