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無縫傳熱復合銅管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011489.8 | 申請日: | 2016-1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10245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18 |
| 發明(設計)人: | 劉晉龍;羅奇梁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耐樂銅業有限公司;江西耐樂銅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8F1/40 | 分類號: | F28F1/40;F28F13/1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誠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偉敏 |
| 地址: | 3123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無縫 傳熱 復合 銅管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無縫傳熱復合銅管,包括銅管本體,銅管本體內壁設有呈螺旋狀分布的齒形肋,齒形肋包括徑向截面為矩形的齒肋基座和徑向截面為直角梯形的傳熱頂部,傳熱頂部位于齒肋基座的上方;齒肋基座的兩側面通過圓弧狀的過渡面連接在銅管內壁;部分齒形肋的傳熱頂部徑向截面的長底邊貼合在螺旋狀的齒肋基座上靠近銅管本體進口的進側且斜邊朝向齒肋基座靠近銅管本體出口的背側,形成齒肋A和齒肋a;部分齒形肋的傳熱頂部徑向截面的長底邊貼合在所述齒肋基座的背側且斜邊朝向進側,形成齒肋B和齒肋b。本發明能夠有效減小冷凝介質流動阻力同時在脹管后提供更大的傳熱面積,提高銅管的傳熱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傳熱管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無縫傳熱復合銅管。
背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空調幾乎成了家家戶戶必備的一款電器。空調的耗電量與冷凝器的散熱功率有密切關系,由于銅的導熱性能好,活躍度低,不會與管內的氣液體發生化學反應,現有的空調內常采用銅管制成的光管或者內螺紋管用于熱交換的。又因為銅管的韌性高,硬度低容易變形,所以常在銅管外套設鋁制的散熱片,散熱片與銅管的徑向截面平行且內孔尺寸略大于銅管的外徑,通過擠件讓銅管脹管,從而使銅管外壁與散熱片的內孔緊密貼合,保證冷凝器等散熱功率較高。銅管制成的光管內部光滑,傳熱面積較小從而導致傳熱效率較低;內螺紋管的管內設有螺旋狀的直齒或內齒,有些螺紋齒形的加工制造存在困難,雖然傳熱面積較大,但是在脹管過程中螺紋齒容易發生變形,而使傳熱效率降低,甚至有可能會增大傳熱熱阻。
例如,在中國專利文獻上公開的“一種內螺紋傳熱管”,其公告號為CN100365370C,授權公告日2008年1月30日,公開了一種內螺紋傳熱管,其內表面上有螺旋齒,螺旋齒的橫截面為Y字形,相鄰的兩齒之間有一開口空腔。齒的兩側壁的高度相等或不相等。相鄰兩齒間空腔的最大寬度大于空腔口的寬度。其不足之處在于:Y字形的齒葉會不利于同增加冷媒氣液混合物在銅管內的流通阻力,銅管內部的氣液流動均勻,擾動小,熱交換能力弱,不利于銅管內外熱傳遞;Y字形的齒葉在脹管過程中,易向下彎曲,不利于銅管膨脹從而與散熱片的內孔貼合,影響傳熱效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傳熱銅管內的螺紋對于冷凝介質的阻力大,脹管后傳熱效率低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在有效減小冷凝介質的流動阻力同時能夠在脹管后提供更大的傳熱面積,提高熱交換效率的無縫傳熱復合銅管。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無縫傳熱復合銅管,包括銅管本體,銅管本體內壁設有呈螺旋狀分布的齒形肋,齒形肋包括徑向截面為矩形的齒肋基座和徑向截面為直角梯形的傳熱頂部,傳熱頂部位于齒肋基座的上方;齒肋基座的兩側面通過圓弧狀的過渡面連接在銅管內壁,相鄰的齒肋基座上相向的兩側壁間的距離相同;部分齒形肋的傳熱頂部徑向截面的長底邊貼合在螺旋狀的齒肋基座上靠近銅管本體進口的進側且斜邊朝向齒肋基座靠近銅管本體出口的背側,從而形成齒肋A和齒肋a,部分齒形肋的傳熱頂部徑向截面的長底邊貼合在所述齒肋基座的背側且斜邊朝向進側,形成齒肋B和齒肋b;齒形肋上的邊角設有過渡圓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耐樂銅業有限公司;江西耐樂銅業有限公司,未經浙江耐樂銅業有限公司;江西耐樂銅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1148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組合型傳熱無縫銅管
- 下一篇:微通道換熱器及其隔板連接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