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工業化處理混凝土摻合料的濕磨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008800.3 | 申請日: | 2016-1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345576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26 |
| 發明(設計)人: | 賀行洋;鄭正旗;孫藝恒;代飛;蘭蒙;葉青;王庭葦;邱慧瓊;盧敏;蘇英;王迎斌;李顏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北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2C17/10 | 分類號: | B02C17/10;B02C17/16;B02C17/18 |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朱盛華 |
| 地址: | 430068 湖北省武***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承載構件 攪拌盤 筒體 轉軸 混凝土摻合料 冷卻水夾套 動力設備 介質研磨 冷卻導管 預埋構件 出料口 濕磨機 基礎混凝土結構 鋼筋混凝土柱 固體廢棄物 鋼珠 活動擋板 機械結構 牢固連接 散熱原理 水平圓槽 循環利用 支架上部 剪切 超細化 處理量 進料口 連接鍵 格柵 磨細 耐磨 濕磨 擠壓 摩擦 體內 承載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工業化處理混凝土摻合料的濕磨機,筒體上連預埋構件,預埋構件固定在鋼筋混凝土柱上。轉軸上連動力設備,下部由承載構件承載。承載構件有置耐磨鋼珠水平圓槽;承載構件與基礎混凝土結構牢固連接。轉軸通過連接鍵與攪拌盤連接。筒體上有進料口,下有出料口,出料口由活動擋板和其外的格柵構成。筒體外有冷卻水夾套,內有冷卻導管,冷卻導管與冷卻水夾套相連;筒體內置介質研磨球。本發明通過固定在支架上部的動力設備、轉軸帶動攪拌盤,攪拌盤帶動物料和介質研磨球發生碰撞、摩擦、剪切和擠壓,使物料磨細。本發明利用機械結構和散熱原理,實現了物料濕磨處置的超細化,處理量大,減少了資源的浪費,實現了固體廢棄物的循環利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粉體和膠凝材料生產機械領域,具體的涉及一種工業化處理混凝土摻合料的濕磨機。
背景技術
目前濕磨處置工業固體廢棄物制備混凝土漿狀摻合料的大型濕磨設備還尚未出現,現階段的濕磨設備主要是由其它領域的濕磨機改進而成。將其它領域的濕磨機應用于生產混凝土的漿狀摻合料難免會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這主要表現在:1、產量低,商混站生產混凝土都是以噸或立方米計算,而現有的設備日處理能力明顯跟不上;2、設備極易損壞,由于處理的是膠凝材料,膠凝材料的特性決定其易硬化,在使用的過程中極易發生堵塞;3.效率低,傳統的濕磨機進料方式采用泵送預先拌好的漿料或者喂料器喂料,且進料口小,致使進料時間過長,遠遠達不到工業化生產的要求;4、各領域的濕磨機本就各有缺陷,應用于生產漿狀摻合料后問題更加突出,比如某些濕磨機無散熱冷卻系統,而膠凝材料在濕磨過程中有可能水化放熱更加劇了問題的嚴重性;5、能耗高,一般的濕磨機采取下進料上出料的方式,漿料在筒內滯留時間過長,由于粘度大,出漿困難,需要大劑量的分散劑;6.清洗極為不便,由于下進料上出料的結構,致使很有一部分漿料混于研磨球中,清洗需要耗費大量的水資源和較長時間。
CN 2249636Y公開一種棒盤攪拌超細濕磨機,由電機、電控柜、物料輸送泵等組成,傳動軸和攪拌桿通過聯接器聯接,在每層圓盤之間有1~2層呈十字交叉排列的半橢圓形攪棒桶體下部側面有物料進口和介質排出口,桶體上部有物料分離裝置,桶內裝有介質球。CN2443775公開一種具有分級功能的高效超細濕磨機,該磨機由電機傳動部分、具有變頻控制器的電機及電機座、研磨盤片、有正多邊形內筒的研磨筒及移動輪、軸承座、主軸、主柱、底座、隔膜泵、冷凝器等共同連接構成,連接關系為電機傳動部分通過軸承座與主軸連接并固接電機座,磨盤片嵌于主軸上,進料管與隔膜泵相連,冷卻水入、出管與冷凝器連接,電機座固接于立柱上,立柱固接于底座,有正多邊形內筒的研磨筒固接于立柱上。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現狀,旨在提供一種能對漿狀摻合料濕磨,磨料能超細化,濕磨處理量大的工業化處理混凝土摻合料的濕磨機。
本發明目的的實現方式為,工業化處理混凝土摻合料的濕磨機,筒體通過連接構件與預埋構件連接,預埋構件固定在鋼筋混凝土柱上;轉軸上部通過聯軸器與動力設備相連,下部由承載構件承載;轉軸通過連接鍵與攪拌盤連接;動力設備通過連接構件固定在支架上;承載構件有置耐磨鋼珠水平圓槽;承載構件與基礎混凝土結構牢固連接;筒體上部側壁有進料口,筒體側壁下部設置有出料口,出料口由活動擋板和其外的格柵構成;筒體外有冷卻水夾套,冷卻水夾套下連進水口,上連出水口;冷卻導管水平穿插在筒體內,冷卻導管與冷卻水夾套相連;筒體內置介質研磨球。
本發明通過固定在支架上部的動力設備帶動轉軸,轉軸帶動攪拌盤,攪拌盤帶動物料和介質研磨球發生碰撞、摩擦、剪切和擠壓,從而使物料磨細。本發明利用機械結構和散熱原理,實現了物料濕磨處置的超細化,且處理量大,提高了經濟效益,減少了資源的浪費,實現了固體廢棄物的循環利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筒體及連接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攪拌盤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轉軸承載構件結構俯視及垂直截面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北工業大學,未經湖北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0880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圖像亮度補償方法和補償模塊
- 下一篇:康復運動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