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抑制反射龜裂型低噪聲高耐久性瀝青混合物及利用該混合物的薄層鋪裝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008707.2 | 申請日: | 2016-1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51356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17 |
| 發明(設計)人: | 樸正鎬;金永相;成基永 | 申請(專利權)人: | 韓水自然與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53/02 | 分類號: | C08L53/02;C08L101/00;C08L91/00;C08L21/00;C08K7/10;C08K7/04;C09J195/00;C09J11/08;C09J11/04;C09J11/06;E01C7/26;C04B26/26;C04B14/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開祺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114 | 代理人: | 費開逵 |
| 地址: | 韓國大田廣域市儒城區儒城大***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抑制 反射 龜裂 噪聲 耐久性 瀝青 混合物 利用 薄層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抑制反射龜裂型低噪聲高耐久性瀝青混合物及利用該混合物的薄層鋪裝方法。本發明提供抑制反射龜裂、消減噪聲、增強道路的耐久性、具備經濟性且環保的瀝青添加劑及包含該瀝青添加劑的瀝青混合物以及利用該瀝青混合物的薄層鋪裝方法。本發明還提供對植物性油、環烷類油、礦物性纖維、合成橡膠及有機硫化促進劑進行混合而成的攪拌型瀝青添加劑、包含上述瀝青添加劑的低噪聲瀝青混合物以及利用該瀝青混合物的抑制反射龜裂型低噪聲高耐久性薄層鋪裝工藝。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抑制反射龜裂型低噪聲高耐久性瀝青混合物及利用該混合物的薄層鋪裝方法。
背景技術
韓國國內瀝青混凝土鋪裝的設計年限為20年,包括一次維修,但實際每2~3年進行維修。因交通量以及重車增加,導致道路壽命降低,而且隨著使用者對于道路的期待度提高,頻繁進行重新鋪裝,導致經濟壓力大,這是不爭的現實。
道路鋪裝維修工藝可分為切削填充、非切削填充,非切削填充工藝分為一般的填充和薄層填充。
瀝青填充維修方法存在如下的問題:因現有路面的變形而導致平坦性降低,發生具有下部層的龜裂位置的填充層也發生龜裂的反射龜裂。
反射龜裂抑制工藝中最簡單的方法是使混凝土鋪裝上的瀝青填充厚度增加,來增加龜裂穿過的厚度。該工藝具有如下優點:可延遲因反射龜裂而導致破壞所需的時間,隨著鋪裝的強度增加,可減少因交通荷重的磚縫部的變形。但是,存在隨著鋪裝變得越厚,施工費用也隨之增加(韓國瀝青鋪裝研究會,1999)的缺點。
為了延長借助尺寸效果和反射龜裂抑制效果的鋪裝壽命,從20世紀60年代末開始在瀝青填充鋪裝中使用了土木纖維適用工藝。自從1975年以來,美國的各州攜手聯邦公路局(FHWA)進行了在不同氣候條件下的關于土木纖維增強瀝青填充鋪裝的施工和公用性的研究,大部分研究結果顯示,土木纖維增強材料可顯著減少老舊鋪裝上部的反射龜裂,由此,可減少瀝青填充層的厚度(韓國建設交通部,2002b)。
一般而言,骨材最大尺寸越小,排水性或瀝青瑪蹄脂碎石(Stone MasticAsphalt,SMA)混合物的噪聲消減效果越大。尤其,瀝青瑪蹄脂碎石(SMA)是一種粗骨材所占的比例高,用瀝青砂漿填充借助粗骨材的嚙合形成的間隙的縫隙(gap)粒度的混合物。由于鋪裝表面具有孔隙,導致排水性或噪聲消減等功能多少會降低,但耐久性高。
因現有路面破碎及切削,切削填充方法會引起路面損傷,填充后可能會導致路面耐久性降低。并且,存在產生破碎、切削的廢棄物以及由處理帶來的環境問題以及處理費用增加的問題。
一般的非切削填充方法存在因道路路面上升而導致車輛運行不便,難以處理雨水的問題,從道路結構上能進行填充的地區比較有限。
為了解決如上所述的切削填充以及一般非切削填充的問題,本發明人研究了通過薄層進行非切削填充的方法。
以往的薄層鋪裝工藝使用了樹脂類漿絲或利用乳化瀝青的漿絲。
樹脂類漿絲是利用環氧、聚酯樹脂、丙烯酸單體、聚氨酯及聚脲樹脂等樹脂類薄層鋪裝,因根據施工溫度的硬化表達的差異、樹脂與瀝青鋪裝之間的材料力學差異,耐久性降低,而且作為高價材料,其經濟性較低,難以普及化。并且,因需要使用溶劑,因此不環保,公用軟水流經時,因防滑用骨材的損失而導致產生形成樹脂層溜滑的道路問題。不僅如此,樹脂類漿絲難以進行再施工,公用壽命結束之后,出現廢棄物再利用問題。
利用乳化瀝青的漿絲具有在常溫及低溫下因養生時間增加而導致需要進行交通管制的問題。并且,具有因乳化瀝青自身的物理性質而導致耐久性不佳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問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韓水自然與技術有限公司,未經韓水自然與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0870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