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動態復合泥膜處理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007651.9 | 申請日: | 2016-1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30182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10 |
| 發明(設計)人: | 丁杰;任南琪;吳高峰;李旭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丁杰 |
| 主分類號: | C02F3/34 | 分類號: | C02F3/34;C02F3/12;C02F3/10;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大連星海專利事務所21208 | 代理人: | 花向陽,楊翠翠 |
| 地址: | 150000 黑龍江省哈***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動態 復合 處理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動態復合泥膜污水處理工藝,屬于環保和水處理技術領域。
技術背景
目前,在水處理工藝中,廣泛的采用生物膜法,傳統的活性污泥法已經落后并逐漸被取代,生物膜法是微生物完全附著在生物填料的表面,與水中的有機物進行接觸反應,雖然生物膜法技術先進,但在反應池中投放的比例有限,大部分只占30%左右,池體剩余的空間沒有被很好的利用,曝氣利用率低,功耗大,處理效率不高,同時占地面積大。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動態復合泥膜處理工藝,該工藝是應在污水處理的動態復合泥膜反應池中,填充一定比例的多相流-動態膜微生物載體填料,同時在后續的沉淀池中回流部分活性污泥,這樣,在動態復合泥膜反應池中就形成了懸浮在水中的活性污泥和附著在填料上的生物膜共同存在,在曝氣的作用下,活性污泥和填料一起做流化運動,充分與動態復合泥膜反應池中的有機物接觸反應,使得動態復合泥膜反應池利用率大大提高。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動態復合泥膜處理工藝,該處理工藝中采用動態復合泥膜反應池和沉淀池;所述動態復合泥膜反應池的混合液懸浮固體濃度為15-20g/L,懸浮固體為活性污泥和多相流-動態膜微生物載體填料,其中多相流-動態膜微生物載體填料的體積百分數為30-40%;動態復合泥膜反應池的底部還設有曝氣裝置;所述沉淀池設有沉淀池污水出口和設置在底部的沉淀池污泥出口;污水在進入動態復合泥膜反應池后,在曝氣裝置的作用下與活性污泥、多項流-動態膜微生物載體填料反應后經填料攔截網進入沉淀池,再由沉淀池污水出口排出;污泥回流泵自沉淀池污泥出口抽取沉淀池污水流出量的100-150%的活性污泥回到動態復合泥膜反應池,作為活性污泥回流。
采用動態復合泥處理工藝,其動態復合泥膜反應池的體積是常規好氧池的一半;動態復合泥膜污水處理工藝的各項指標為:硝化率(max):>1500 gNH3-N g/m3.d,BOD處理率(max):>13000 gBOD5/m3.d,COD處理率(max):>18000 gCOD/m3.d。
多相流-動態膜微生物載體填料為本單位的專利產品,其專利號為ZL2015101602671。
上述技術方案的指導思想是:以往的傳統活性污泥法和各種生物膜法,處理方式單一,能耗高,占地面積大,處理效率不高。而動態復合泥膜處理工藝,依靠曝氣池內的曝氣和水流的提升作用使載體處于流化狀態,進而形成懸浮生長的活性污泥和附著生長的生物膜,這就使得移動床生物膜使用了整個反應器空間,充分發揮附著相和懸浮相生物兩者的優越性,實現優勢互補,克服了傳統的活性污泥生物量不足和接觸氧化工藝傳質混合效率低的問題,使生化反應效率成倍提高。該工藝與其他生物處理工藝相比,具有出水水質好,穩定性高的特點。該工藝的生物反應器內的生物濃度比普通活性污泥法高出許多,極大地提高了生物降解能力和抗負荷沖擊能力。同時污泥停留時間較長,這也使難降解有機物分解菌和硝化菌等增殖速度慢的微生物在反應器內得以繁殖富集,特別是使難降解有機物和氨氮的去除可以達到理想效果。溫度變化和有機負荷對工藝的影響要遠遠小于對活性污泥法的影響,當溫度變化、污水成分發生變化、或污水有機負荷增加時,多相流動態膜工藝耐受力很強,尤其在低溫狀態下運行效果明顯高于厭氧及活性污泥法等工藝。同時該工藝利用污泥回流設備,加大污泥量及處理效率。出水和運行不受污泥膨脹等因素的影響,操作維護簡單方便,且易于實現自動控制管理。排泥量少,產泥量僅占傳統工藝的30%,這對后續的污泥處理極為有利。該工藝較傳統工藝減少占地30%以上,節省投資接近50%,在制藥廢水、制革廢水、屠宰廢水、城市生活污水等領域廣泛使用。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動態復合泥膜處理工藝,污泥停留時間大幅增加,使難降解的有機物分解菌和硝化菌等增殖速度慢的微生物在反應器內得以繁殖富集,特別是使難降解有機物和氨氮的去除可以達到理想效果。同時該工藝利用污泥回流設備,加大污泥量及處理效率。出水和運行不受污泥膨脹等因素的影響,操作維護簡單方便,且易于實現自動控制管理。在同等規模下污水處理量加倍,排泥量少,產泥量僅占傳統工藝的30%。
附圖說明
圖1是一種動態復合泥膜工藝流程圖。
圖中:1、多相流-動態膜微生物載體填料,2、活性污泥,3、曝氣裝置,4、動態復合泥膜反應池,5、污泥回流泵,6、沉淀池,6a、沉淀池污水出口,6b、沉淀池污泥出口,7、填料攔截網。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丁杰,未經丁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07651.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