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水力旋流分離方法和裝置以及內筒磁芯的電力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995669.8 | 申請日: | 2016-1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83070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06 |
| 發明(設計)人: | 趙立新;楊旭;劉琳;徐保蕊;曹喜承;蔣明虎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北石油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4C9/00 | 分類號: | B04C9/00 |
| 代理公司: | 大慶知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李建華 |
| 地址: | 163318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力 分離 方法 裝置 以及 內筒磁芯 電力 控制 | ||
1.一種磁芯水力旋流器,包括旋流器外筒(6)、旋流器內筒(4)、切向入口(14)、溢流腔(11)、溢流口(12)以及底流口(2),其特征在于:
在旋流器內筒(4)中置有磁極組(9);所述磁極組由若干磁極單元(16)在中心軸柱(7)上沿垂向間隔分布后構成,所述磁極組產生的磁性力沿旋流器徑向由大到小分布,沿旋流器軸向階梯分布;在旋流器內筒(4)的頂部開有進氣孔道(13),在旋流器內筒(4)的底部開有出氣孔道(1);
旋流器內筒(4)采用高強度、高絕緣以及高耐磨蝕的非金屬材料制成,所述旋流器內筒的直徑由小變大,由上至下分別構成內筒圓柱段、內筒大錐段、內筒小錐段和內筒底流段,對應前述四段,在旋流器內筒(4)的外壁和旋流器外筒(6)的內壁之間形成的旋流分離腔體分別為旋流腔(10)、大錐段(8)、小錐段(5)和底流腔(3);其中,在旋流器內筒(4)上,對應旋流腔(10)與大錐段(8)連接處的內角(15)為圓角。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磁芯水力旋流器,其特征在于:磁極組(9)通過壓鑄方式嵌入到旋流器內筒(4)的內筒內部,旋流器內筒(4)為實體內筒。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磁芯水力旋流器,其特征在于:磁極組(9)為輪輻型磁極組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磁芯水力旋流器,其特征在于:磁極組(9)為交錯型磁極組結構。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磁芯水力旋流器,其特征在于:磁極組(9)為螺旋型磁極組結構。
6.一種用于控制權利要求1中所述磁芯水力旋流器中磁極組(9)形成磁場的電力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電力控制模塊對旋流器內筒中的磁極組(9)供電,所述電力控制模塊由單片機時序電路、功率驅動電路、反饋調節電路和功率輸出電路構成,其中所述單片機時序電路中的單片機時序采用三段電磁周期控制;
所述單片機時序采用三段電磁周期控制是指,按照磁極磁化周期、磁極異化周期和磁極退磁周期進行循環周期控制;在磁極磁化周期內,磁極單元通電,磁極組(9)產生磁場并提供磁性力,吸引磁性微粒向內筒運移;在磁極異化周期內,全部或部分磁極單元反向充電;在磁極退磁周期內,所有磁極共同退磁,磁極組(9)不再提供磁性吸引力,剛剛發生微小位移的磁性微粒將被螺旋上升的油流帶走,一并從溢流口排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北石油大學,未經東北石油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995669.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介質清洗系統
- 下一篇:一種腳趾丫增壓沖洗花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