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智能電網的光電纜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992849.0 | 申請日: | 2016-1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10698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26 |
| 發明(設計)人: | 李鎮;李軍強;陳寧;王軍生;董太波;江璇;房玉禎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濟南市長清區供電公司;國家電網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B7/29 | 分類號: | H01B7/29;H01B9/00;H01B13/14;H01B13/24 |
| 代理公司: | 濟南誠智商標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37105 | 代理人: | 楊先凱 |
| 地址: | 25030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智能 電網 電纜 制備 方法 | ||
1.一種用于智能電網的光電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取一根銅導體;
取一塊條狀的玄武巖纖維布,然后沿其長度方向上的中心線折疊,然后用玄武巖纖維線將所述玄武巖纖維布的兩個長度方向上的邊縫合在一起,然后去掉多余的縫合邊,得到空心管狀的內玄武巖纖維布套,然后將內玄武巖纖維布套的長度方向上的一端從內玄武巖纖維布套的空心中穿過以使得內玄武巖纖維布套的內外面互換且使得用于縫合的玄武巖纖維線內藏在所述內玄武巖纖維布套的空心中,待用;
取一塊條狀的玄武巖纖維布,然后沿其長度方向上的中心線折疊,然后用玄武巖纖維線將所述玄武巖纖維布的兩個長度方向上的邊縫合在一起,然后去掉多余的縫合邊,得到空心管狀的外玄武巖纖維布套,然后將外玄武巖纖維布套的長度方向上的一端從外玄武巖纖維布套的空心中穿過以使得外玄武巖纖維布套的內外面互換且使得用于縫合的玄武巖纖維線內藏在所述外玄武巖纖維布套的空心中,待用;
且控制所述內玄武巖纖維布套的內徑大小滿足所述內玄武巖纖維布套緊套在所述銅導體上,且控制所述外玄武巖纖維布套的內徑大于所述內玄武巖纖維布套的外徑,且控制所述外玄武巖纖維布套以及內玄武巖纖維布套的針織孔眼的大小小于石英粉、硅灰石粉、高嶺土粉以及玻璃粉的粒徑大小,以防止粉末從所述外玄武巖纖維布套以及內玄武巖纖維布套的針織孔眼中漏出;
將石英粉、硅灰石粉、高嶺土粉、玻璃粉以及聚二甲基硅氧烷混合均勻,待用;
取一個空心的模具管,且控制所述模具管的內徑與所述外玄武巖纖維布套的外徑相同,且所述模具管的長度為15cm,且所述模具管的下端外圓周面上設置有螺紋,且所述模具管呈豎直向固定在機架上;
取一個空心的初始引管,且所述初始引管的內徑與所述模具管的內徑相同,且所述初始引管的外徑與所述模具管的外徑相同,且所述初始引管的長度為5cm,且所述初始引管的上端外圓周面上設置有螺紋,且所述初始引管的下端設置有用于緊固所述外玄武巖纖維布套、內玄武巖纖維布套以及銅導體的緊固端蓋;
2)將步驟1)中的所述內玄武巖纖維布套套設在步驟1)中的銅導體上;
然后將步驟1)中的所述外玄武巖纖維布套套設在所述內玄武巖纖維布套上;
然后將套設在一起的所述外玄武巖纖維布套、內玄武巖纖維布套以及銅導體插入所述模具管中,再插入所述初始引管中,最終將所述外玄武巖纖維布套、內玄武巖纖維布套以及銅導體固定在所述初始引管上的緊固端蓋上,然后通過螺母配合所述初始引管的上端的螺紋與所述模具管下端的螺紋將初始引管與模具管螺紋連接;
然后將外玄武巖纖維布套的長度方向上的自由端外翻,使其內外面互換,一直外翻直至外玄武巖纖維布套上的外翻折線接近所述模具管的上邊沿;
利用一連串的水平托輥支撐所述銅導體的露出在所述模具管之外的部分,所述銅導體的水平部通過一個彎曲部與插入所述模具管中的部分連接;
利用導向輥確保插入模具管中的銅導體始終位于所述模具管的軸向中心線上;
3)向所述模具管與初始引管中灌裝混合均勻的石英粉、硅灰石粉、高嶺土粉、玻璃粉以及聚二甲基硅氧烷;
然后用搗壓管將所述模具管與初始引管中的石英粉、硅灰石粉、高嶺土粉、玻璃粉以及聚二甲基硅氧烷壓實,控制石英粉、硅灰石粉、高嶺土粉、玻璃粉以及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灌裝量以使得壓實后模具管中的粉末壓坯距模具管的上邊沿4cm~5cm;
然后旋擰螺母斷開模具管與初始引管的螺紋連接;
然后利用卷取機牽引初始引管豎直向下移動5cm;
在初始引管豎直向下移動的過程中,帶動外玄武巖纖維布套的外翻折線逐漸向上移動;
4)向所述模具管中再次灌裝混合均勻的石英粉、硅灰石粉、高嶺土粉、玻璃粉以及聚二甲基硅氧烷;
然后用搗壓管將所述模具管中的石英粉、硅灰石粉、高嶺土粉、玻璃粉以及聚二甲基硅氧烷壓實,控制石英粉、硅灰石粉、高嶺土粉、玻璃粉以及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灌裝量以使得壓實后模具管中的粉末壓坯距模具管的上邊沿4cm~5cm;
然后利用卷取機牽引初始引管向遠離模具管的方向移動5cm;
然后按照灌裝粉末—搗壓粉末—牽引初始引管移動5cm重復進行;
5)當從模具管中牽引出的帶有耐火絕緣層的銅導體的長度滿足彎曲半徑后,帶有耐火絕緣層的銅導體彎曲為水平方向,利用一連串的水平托輥進行支撐;
當制取的耐火絕緣層臨近銅導體的自由端時,停止灌裝粉末,然后將帶有耐火絕緣層的銅導體從模具管中沿原本銅導體的牽引運動方向退出,然后取下緊固端蓋以及初始引管,然后用陶瓷化硅橡膠復合帶在銅導體的沒有粉末壓坯的兩端繞包制作耐火絕緣層,且控制將外玄武巖纖維布套與內玄武巖纖維布套繞包在陶瓷化硅橡膠復合帶與銅導體之間,至此得到電力芯;
6)取緊套光纖、加強鋼芯、光纖用填充物以及包扎帶,然后用光纖用包扎帶將所述緊套光纖、加強鋼芯以及光纖用填充物包扎成一束,然后在所述光纖用包扎帶的外表面上擠包陶瓷化硅橡膠層,得到光纖芯;
然后用纜芯用包扎帶將所述光纖芯、電力芯以及纜芯用填充物包扎成一束,然后在所述纜芯用包扎帶的外表面上擠包內護套層;
然后在內護套層的外表面從內到外依次擠包阻水層以及外護套層,最終得到光電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濟南市長清區供電公司;國家電網公司,未經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濟南市長清區供電公司;國家電網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992849.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