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光催化效應電池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991758.5 | 申請日: | 2016-11-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63268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03 |
| 發明(設計)人: | 顧士平;顧海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顧士平 |
| 主分類號: | H01M4/90 | 分類號: | H01M4/90;H01M8/2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蘇省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光催化 效應 電池 | ||
1.光催化效應電池,由氫燃料電池構成,包括:
電極板1(101),氫氣1(102),發光管陣列或有孔的平面發光管1(103),質子交換膜1(104),發光管陣列或有孔的平面發光管2(105),氧氣或空氣1(106),電極板2(107);外加電場板1(108),絕緣體1(109),絕緣體2(110),外加電場板2(111),電解液1(112);電解液2(113);外電路1(114);用電設備或電力變換器1(115);外電路2(116);
其特征是:
(1)發光管陣列或有孔的平面發光管1(103)用光催化效應催化氫的離解;
(2)發光管陣列或有孔的平面發光管2(105)用光催化效應催化氧的離解;
(3)電極板1(101)、電極板2(107)采用金屬元素,或金屬合金;或石墨,或碳的納米顆粒;或硅的納米顆粒;或碳納米線;或硅碳納米線;電極板1(101)和電極板2(107)上粘附:一種或多種金屬顆粒、或活性碳、或無定型碳、或石墨烯、或洋蔥型碳、或富勒烯、或碳納米管、或碳納米顆粒、或硅納米顆粒、或硅納米線;其成分可以與電極板的材料成分相同,或不同;增加表面積,提高燃料電池的反應效率;
(4)外加電場板1(108)與外加電場板2(111)之間加上電壓產生外加電場,外加電場加速氫離子的定向運動,提高燃料電池的效率;
(5)氫燃料電池通過控制:外加電場板1(108)和外加電場板2(111)之間的外加電場電壓大小;或氫氣1(102)、氧氣或空氣1(106)輸入氣體的多少;或發光管陣列或有孔的平面發光管1(103)、發光管陣列或有孔的平面發光管2(105)發光強度,來控制燃料電池輸出功率大小;
(6)氫氣1(102)由外部通入后,氫氣吸附在電極板1(101)上;或氫氣吸附電極板1上附有的納米顆粒上;
經發光管陣列或有孔的平面發光管1(103)發出的紫外線、或X射線、或γ射線的照射,將氫氣催化離解為氫離子和電子,電子流過電極板1(101)通過外電路1(114)傳送到用電設備或電力變換器1(115);
氫離子脫離電極板1(101)溶解在電解液1(112):
由于氫離子的濃度差而發生擴散,氫離子通過質子交換膜1(104),到達電解液2(113);
或在外加電場板1(108)和外加電場板2(111)之間電場的作用下定向運動通過質子交換膜1(104),到達電解液2(113);
或在外加電場板1(108)和外加電場板2(111)之間的電場和氫離子的濃度差的共同作用下通過質子交換膜1(104),到達電解液2(11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顧士平,未經顧士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991758.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通信系統
- 下一篇:一種紅葡萄酒的釀造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