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解卡打撈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610986363.6 | 申請日: | 2016-1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60902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10 |
| 發(fā)明(設計)人: | 張玉生;杜迎慶;趙時光;邢勇軍;趙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31/00 | 分類號: | E21B31/00;E21B29/00;E21B31/18;E21B31/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董亞軍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打撈 方法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解卡打撈方法,屬于油氣開采技術領域。所述方法包括:通過第一鉆具將倒扣打撈件下入至井內,使該倒扣打撈件與遇卡管柱的頂端相連,然后將該第一鉆具的一端與頂驅的一端相連,再將該頂驅的另一端與該修井機相連;控制該修井機以第一鉆壓上提該第一鉆具;使該頂驅以第一轉速旋轉,以帶動該第一鉆具、該倒扣打撈件和該遇卡管柱旋轉;在該頂驅旋轉的過程中,控制該頂驅的泵壓為預設泵壓,當該頂驅的轉速在預設時間段內的增量大于預設閾值時,通過修井機上提該第一鉆具,將該遇卡管柱取出。該解卡打撈過程中無需操作人員手動旋轉倒扣器,有效提升了解卡打撈的效率。本發(fā)明用于解卡打撈管柱。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油氣開采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解卡打撈方法。
背景技術
在油水井生產(chǎn)作業(yè)過程中,由于操作不當或者井下落物造成井下管柱被卡在井內,按正常方式不能上提時,需要采用解卡打撈方法及時對該遇卡管柱進行解卡和打撈,以保證油水井的正常生產(chǎn)。
相關技術中,在對遇卡管柱進行解卡和打撈時,一般先通過修井機直接上提遇卡管柱,若上提拔卡失敗,則需要將修井機、鉆具、倒扣器和倒扣打撈件依次相連,然后將倒扣打撈件下入井內,使該倒扣打撈件與遇卡管柱的頂端相連,最后通過旋轉倒扣器使卡點位置上部的管柱與下部的管柱分離,并取出上部的管柱,即可完成遇卡管柱的解卡和打撈。
但是,相關技術中的解卡打撈方法在倒扣管柱時,需要操作人員手動旋轉倒扣器,解卡打撈的效率較低。
發(fā)明內容
為了解決相關技術中解卡打撈的效率較低的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解卡打撈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通過第一鉆具將倒扣打撈件下入至井內,使所述倒扣打撈件與遇卡管柱的頂端相連,所述第一鉆具的一端與修井機相連,另一端通過倒扣器與所述倒扣打撈件相連;
將所述第一鉆具的一端與所述修井機解除連接,使所述第一鉆具的一端與頂驅的一端相連,再將所述頂驅的另一端與所述修井機相連;
控制所述修井機以第一鉆壓上提所述第一鉆具;
使所述頂驅以第一轉速旋轉,以帶動所述第一鉆具、所述倒扣打撈件和所述遇卡管柱旋轉;
在所述頂驅旋轉的過程中,控制所述頂驅的泵壓為預設泵壓,當所述頂驅的轉速在預設時間段內的增量大于預設閾值時,使所述頂驅停止旋轉,并通過修井機上提所述第一鉆具,將所述遇卡管柱取出。
可選的,在所述控制所述頂驅的泵壓為預設泵壓之后,所述方法還包括:
當所述頂驅的轉速在預設時間段內的增量不大于預設閾值時,通過所述修井機將所述倒扣打撈件起出,并解除所述第一鉆具與所述頂驅的連接;
將第二鉆具的一端與所述頂驅的一端連接,將所述第二鉆具的另一端與內切割刀進行連接;
通過所述修井機將所述內切割刀下放至遇卡管柱內卡點位置以下的方位;
控制所述頂驅以第二轉速旋轉,使所述內切割刀錨定在所述遇卡管柱內;
通過所述修井機對所述內切割刀施加第二鉆壓,同時將所述頂驅的轉速上調至第三轉速,以驅動所述內切割刀對所述遇卡管柱進行切割;
當所述頂驅的扭矩值無增加時,控制所述頂驅停止旋轉。
可選的,在將所述頂驅的轉速上調至第三轉速之后,所述方法還包括:
當所述頂驅的扭矩值增加時,使所述頂驅以第三轉速旋轉預設時長后停止轉動;
通過所述修井機對所述內切割刀再次施加第二鉆壓,同時再次驅動所述頂驅以第三轉速旋轉。
可選的,所述第二鉆具的直徑小于所述第一鉆具,且所述第二鉆具的外徑小于所述遇卡管柱的內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未經(jīng)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98636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