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煤體結構的測井識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984278.6 | 申請日: | 2016-1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61921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08 |
| 發明(設計)人: | 馬中高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1V3/18 | 分類號: | G01V3/18;G01V3/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吳大建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結構 測井 識別 方法 | ||
1.一種煤體結構的測井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00:將煤體結構劃分為預設破碎程度以上的碎粒煤和破碎程度比預設破碎程度小的碎塊煤;
S200:建立采用電阻率相對變化率和井徑相對變化率來識別碎粒煤和碎塊煤的識別標準;
S300:計算出待識別煤體結構的電阻率相對變化率曲線和井徑相對變化率曲線,根據電阻率相對變化率曲線和井徑相對變化率曲線與識別標準相比較來識別待識別煤體結構的種類;步驟S200包括步驟S210和S220,
步驟S210:獲得已開采礦區內的多個測井的井徑曲線、鉆頭曲線以及采用雙側向測井所得的電阻率曲線;
步驟S220:根據多組井徑曲線、鉆頭曲線和電阻率曲線與其相對應的測井的煤層的實際煤體結構獲得所述識別標準,
所述步驟S220包括步驟S221和S222:
S221:根據下列算式計算多個測井的煤層所對應的電阻率相對變化率A,
A=(R1-R2)/R1*100%
式中,R1為已開采區域測井的煤層的深電阻率測井值,R2為已開采區域測井的煤層的淺電阻率測井值;
根據下列算式計算多個測井的煤層所對應的井徑相對變化率B,
B=(C1-C2)/C2*100%
式中,C1為已開采區域測井的煤層的的井徑值,C2為已開采區域測井的煤層的鉆頭直徑值,
S222:根據各組電阻率相對變化率A與其相應的測井煤層的實際煤體結構相比較,獲得碎塊煤和碎粒煤在電阻率相對變化率A上的界限A1;根據各組井徑相對變化率B與其相應的測井煤層的實際煤體結構相比較,獲得碎塊煤和碎粒煤在電阻率相對變化率B上的界限B1,
以界限A1和界限B1為基礎獲得區分碎粒煤和碎塊煤的識別標準:
當電阻率相對變化率<A1且井徑相對變化率<B1,煤體結構為碎塊煤;
當電阻率相對變化率≥A1或者井徑相對變化率≥B1,煤體結構為碎粒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測井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300還包括步驟S310和S320,
S310:根據待識別煤體結構的礦區中測井的井徑曲線、鉆井曲線以及采用雙側向測井所得的電阻率曲線計算待識別煤體結構的礦區的煤層中的電阻率相對變化率曲線以及井徑相對變化率曲線;
S320:將電阻率相對變化率曲線中煤層部分的值和井徑相對變化率曲線中煤層部分的值均與所述識別標準相比較以識別出待識別煤體結構的種類。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測井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列算式計算所述電阻率相對變化率曲線RDIF:
RDIF=(Rd-Rs)/Rd*100%
式中,Rd為待識別煤體結構的礦區中測井的深電阻率測井值,Rs為待識別煤體結構的礦區中測井的淺電阻率測井值。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測井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列算式計算所述井徑相對變化率曲線CDIF:
CDIF=(CAL-BIT)/BIT*100%
式中,CAL為待識別煤體結構的礦區中測井的井徑曲線,BIT為待識別煤體結構的礦區中測井的鉆頭曲線。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測井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320中,
若RDIF<A1且CDIF<B1,則煤體結構為碎塊煤;
當RDIF≥A1或者CDIF≥B1,則煤體結構為碎粒煤。
6.根據權利要求2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測井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300中先對電阻率曲線和井徑曲線進行進行校正,以減小電阻率曲線和井徑曲線的誤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術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984278.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污水處理用酸性調節劑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種發用補色組合物及其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