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效蓄熱式管式加熱爐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983077.4 | 申請日: | 2016-1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72274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25 |
| 發明(設計)人: | 陳云斌;陳天;余建華;陳志勛;王宏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北鑫固久技術裝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7B17/00 | 分類號: | F27B17/00;F27D17/00;F23L1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38400 湖北省黃***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蓄熱室 管式加熱爐系統 鼓風機 高效蓄熱式 管式加熱爐 熱效率 助燃空氣 管式爐 引風機 換熱 尾氣 使用壽命延長 火焰檢測器 四通換向閥 周期性交換 周期性通過 節能減排 雙蓄熱室 溫度降低 系統投資 排煙 傳統的 對流段 配風閥 排出 燒嘴 燃燒 投資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效蓄熱式管式加熱爐系統,涉及管式加熱爐和節能減排技術領域,用于解決現有管式加熱爐熱效率低、壽命短、穩定性不好和系統投資高等問題,本發明包括管式爐本體、燒嘴、蓄熱室、四通換向閥、鼓風機、引風機、配風閥和火焰檢測器等設備,鼓風機將助燃空氣由室溫分別周期性鼓入左右蓄熱室,分別與對應的蓄熱室換熱,將助燃空氣溫度升到300℃以上,尾氣分別周期性通過相應蓄熱室,與對應的蓄熱室換熱后溫度逐步降至130℃左右經引風機排出,空氣和尾氣分別在左右雙蓄熱室周期性交換,實現燃燒的高效穩定,同時省去了傳統的對流段,且排煙溫度降低熱效率提高,使管式爐綜合投資最省和使用壽命延長。
技術領域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效蓄熱式管式加熱爐系統,涉及管式加熱爐和節能減排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高效穩定的雙向雙回路蓄熱式管式加熱爐。
背景技術
管式加熱爐是石油煉制、石油化工和煤化工等工業中廣泛使用的工藝加熱爐,被加熱物質在管內流動介質為氣體或液體,并且都是易燃易爆的物質,操作條件苛刻,同時長周期運轉不間斷操作,加熱方式直接受火。管式加熱爐的排煙溫度可降低到100℃左右,實現煙氣中含酸水蒸氣的部分冷凝,且在回收煙氣低溫顯熱的同時,能回收部分含酸水蒸氣的汽化潛熱,進一步提高加熱爐熱效率,節約能源。
現有技術中關于管式加熱爐的文獻較多,例如申請號201520869189.8的發明公開了一種高效管式均勻受熱加熱爐,包括管式爐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式爐體內設有燃燒室和熱交換室,所述管式爐體的一端為與燃燒室連通的燃燒室入口,管式爐體的另一端為與燃燒室連通的排煙口,在靠近燃燒室入口的管式爐體上設有受熱介質出口,在靠近排煙口的管式爐體上設有受熱介質入口;所述熱交換室與受熱介質入口和受熱介質出口均相互連通;所述燃燒室包括燃燒室外燃燒室和內燃燒室,所述外燃燒室套設在管式爐體的內壁上,所述內燃燒室與外燃燒室的底部相互連通,所述內燃燒室和外燃燒室的頂部與排煙口連通;所述內燃燒室與外燃燒室之間形成用于介質受熱的熱交換室;所述外燃燒室的內壁上設有第一螺旋導流板,所述內燃燒室的外壁上設有與第一螺旋導流板螺旋方向相反的第二螺旋導流板。
申請號為201110459125.7的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管式加熱爐余熱回收系統,包括鼓風機、前置預熱器及空氣預熱器,前置預熱器設置于鼓風機的進口處或出口處,前置預熱器的出口與空氣預熱器的進口連接,冷空氣經過鼓風機后,進入前置預熱器,經前置預熱器加熱后排出,最后進入空氣預熱器;前置預熱器為翅片管換熱器或管束式換熱器;前置預熱器中的熱源為熱水或蒸汽。
然而,現有的管式加熱爐雖然在尾氣余熱利用方面增加一些前置預熱器、熱交換器或在燃燒室與換熱室之間設置了擾流換熱室、熱交換室,但均為間接換熱,換熱面積受限,管道易結垢,熱能利用率不高,蓄熱式管式加熱爐利用蓄熱室吸收尾氣余熱來直接加熱助燃空氣,直接加熱,且采用雙向雙回路蓄熱室,燃燒穩定,熱能利用率較高,單位負荷管式爐占地面積小,綜合投資低,使用壽命長。
發明內容
本發明在保證燃燒穩定的情況下,最大限度的提高管式加熱爐熱能利用率,而提供一種高效蓄熱式管式加熱爐,能夠將尾氣余熱由間接換熱變為直接換熱,將換熱管或換熱室改為蓄熱室,采用雙向雙回路蓄熱室,通過控制系統在蓄熱室實現助燃空氣和尾氣周期性換熱,充分利用尾氣余熱。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北鑫固久技術裝備有限公司,未經湖北鑫固久技術裝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98307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