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中間轉印體及使用了其的電子照相圖像形成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981958.2 | 申請日: | 2016-1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07708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21 |
| 發明(設計)人: | 吉田英一;坂本定章;鈴木崇之;福田伊都 | 申請(專利權)人: | 柯尼卡美能達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G03G15/16 | 分類號: | G03G15/16 |
| 代理公司: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 11038 | 代理人: | 賈成功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中間轉印體 電子照相圖像形成裝置 轉印 調色劑像 彈性模量 納米壓痕法 二次轉印 靜電潛像 圖像轉印 轉印材料 凹凸的 負載體 切削 | ||
本發明的課題在于提供對于具有凹凸的紙即使反復使用,開裂、切削的產生也少、能夠將優異的二次轉印圖像轉印的中間轉印體。另外,提供使用了其的電子照相圖像形成裝置。本發明的中間轉印體的特征在于,為在具有將負載于靜電潛像負載體的調色劑像1次轉印于中間轉印體后、將1次轉印了的調色劑像從該中間轉印體2次轉印于轉印材料的單元的電子照相圖像形成裝置中使用的中間轉印體,該中間轉印體的表面的通過納米壓痕法所測定的硬度為150~350MPa的范圍內,彈性模量為200~600MPa的范圍內,由萬能硬度所規定的硬度為0.5~2.0MPa的范圍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間轉印體及使用了其的電子照相圖像形成裝置。更詳細地說,涉及對于具有凹凸的紙即使反復使用,開裂、切削的發生也少、能夠將優異的二次轉印圖像轉印的中間轉印體及使用了其的電子照相圖像形成裝置。
背景技術
作為以高速進行圖像形成、得到高品質的調色劑圖像的圖像形成方法,有經過下述工序來進行圖像形成的方法:通過利用顯影輥向靜電潛像負載體上的靜電潛像供給的調色劑來進行顯影、將形成了的調色劑圖像經由中間轉印體等的構件而轉印到紙等的轉印材料上。
對于該圖像形成方法中使用的中間轉印體,要求從靜電潛像負載體到中間轉印體的、及、從中間轉印體到轉印材料的良好的調色劑轉印性、和將轉印后的殘存調色劑干凈地除去的清潔性能。
在近年的電子照相圖像形成裝置中,使用各種轉印材料,不僅是普通紙、OA專用紙,而且要求向厚紙、涂布紙、進而在表面具有凹凸的紙(以下也稱為“凹凸紙”。)等的紙的種類的應對。特別是在表面實施了壓花加工的凹凸紙,由于其獨特的質感,因此在名片、印刷物的封面等中使用增多。
為了在厚紙、凹凸紙形成良好的2次轉印圖像,作為電子照相圖像形成裝置中使用的中間轉印體,考慮能夠吸收被轉印體(記錄紙)的厚度、凹凸的中間轉印帶的使用。例如,通過使中間轉印帶具有彈性,對于厚紙、凹凸紙,中間轉印帶面進行追隨、可以期待轉印性的改善。
但是,就彈性體而言,由于表面柔軟、摩擦性高,因此如果使用凹凸紙進行多張的打印,表面切削而無法得到期待的效果。作為其對策,已知提高中間轉印帶面的彈性層的硬度、在彈性層表面設置涂層這樣的對策(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但是,如果提高彈性層的硬度,則凹凸紙轉印性降低。另外,如果涂層過硬,則在復印機內的彎曲部開裂,在半色調這樣的低濃度圖像處開裂的部位以條紋狀脫落。如果相反使其變軟,則存在被與中間轉印帶滑動的感光體、清潔系統切削、轉印性降低這樣的問題。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1-22271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課題
本發明鑒于上述問題·狀況而完成,其解決課題在于提供對于具有凹凸的紙即使反復使用,開裂、切削的發生也少、能夠將優異的二次轉印圖像轉印的中間轉印體。另外,提供使用了其的電子照相圖像形成裝置。
用于解決課題的手段
本發明人為了解決上述課題,對于上述問題的原因等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如果具有彈性的中間轉印體的表面滿足某特定的硬度和彈性模量,則不發生開裂、切削,能夠確保對于具有凹凸的紙的轉印性,完成了本發明。
即,本發明涉及的上述課題,通過以下的手段而得到解決。
1.中間轉印體,其特征在于,其為在具有將負載于靜電潛像負載體的調色劑像1次轉印于中間轉印體后、將被1次轉印了的調色劑像從該中間轉印體2次轉印于轉印材料的單元(手段)的電子照相圖像形成裝置中使用的中間轉印體,該中間轉印體的表面的通過納米壓痕法所測定的硬度為150~350MPa的范圍內,彈性模量為200~600MPa的范圍內,由萬能硬度所規定的硬度為0.5~2.0MPa的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柯尼卡美能達株式會社,未經柯尼卡美能達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98195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