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花狀金-銀納米復合物電化學傳感器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981357.1 | 申請日: | 2016-1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68829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12 |
| 發明(設計)人: | 王海波;李陽;劉小玉;董高麗;劉彥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信陽師范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1N27/48 | 分類號: | G01N27/48 |
| 代理公司: | 鄭州科維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02 | 代理人: | 趙繼福 |
| 地址: | 464000 ***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銀納米復合物 敏感膜 花狀 電化學傳感器 玻碳電極 靈敏度 傳感器 制備 種花 玻碳電極表面 無機納米材料 便于攜帶 分散液涂 高靈敏度 基底表面 敏感材料 實驗操作 制備材料 檢出限 全固態 重現性 滴涂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花狀金-銀納米復合物電化學傳感器,包括玻碳電極及其表面涂有的敏感膜,所述的玻碳電極的基底表面涂有的敏感膜為花狀金-銀納米復合物敏感膜。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1)制備材料為全固態的,不含對人體有毒的、污染環境的無機納米材料;(2)采用花狀金-銀納米復合物作為敏感材料,可以獲得高靈敏度的敏感膜,可以顯著提高傳感器的靈敏度和檢出限;(3)采用滴涂法直接將花狀金-銀納米復合物分散液涂覆于玻碳電極表面制得敏感膜,實驗操作簡單,重現性好;(4)制備的傳感器穩定性好、靈敏度高、選擇性好、便于攜帶、成本較低。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材料科學領域和分析化學領域,具體為一種花狀金-銀納米復合物茶堿電化學傳感器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
背景技術
茶堿是一種甲基黃嘌呤衍生物,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如茶葉、咖啡、可可豆等。由于其具有松弛支氣管肌肉,調節胃酸分泌和刺激中樞神經系統等作用,茶堿已被廣泛用于治療臨床哮喘、慢性支氣管炎等疾病。然而,血清中茶堿的有效濃度為5~20 mg/L。當茶堿的濃度高于20 mg/L時,會對人體產生許多不良的副作用,危害人類健康,如引起心律失常、發熱、脫水、失眠、厭食、昏迷和心跳過速,嚴重時甚至導致呼吸和心臟驟停。因此發展快速、簡單、準確、靈敏的分析方法用于茶堿的測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現有技術中,檢測茶堿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拉曼分光光度法、離子淌度譜法、高效液相色譜法、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法、毛細管電泳法和免疫分析法等。盡管這些方法測定茶堿的靈敏度較高,但是比較費時費力,操作繁瑣,并且需要復雜昂貴的儀器和專職人員進行操作。因此開發低成本、操作簡單、靈敏高的分析方法用于茶堿的測定顯得尤為重要。電化學傳感技術具有儀器簡單價廉、測定快速準確、方法靈敏、準確度高、選擇性和重現性較好、穩定性和抗干擾能力強、樣品不需經過預處理可直接測定等優點,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因此,開發簡單、快速、高靈敏的電化學方法用于靈敏檢測茶堿是十分必要的。
金、銀納米材料具有獨特的性質,如依賴于大小和形狀的光學和電學性質,較高的比表面積,良好的導電能力等。納米材料表面還可以修飾一些生物配體,通過共價或非共價作用力,形成生物分子-納米材料復合物。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光學和電學性能以及較好的生物相容性,使它在生物電化學、生物檢測、生物診斷以及生物傳感器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因此,制備花狀金-銀納米復合物,將其用于構建新型電化學傳感器,用于茶堿的簡單、快速、高靈敏檢測,在藥品監測和臨床診斷等領域具有潛在的應用價值。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使用花狀金-銀納米復合物為電極敏感物質的電化學傳感器,及其能檢測茶堿的高靈敏的全固態電化學傳感器的制備方法與應用。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花狀金-銀納米復合物電化學傳感器,包括玻碳電極及其表面涂有的敏感膜,玻碳電極基底表面涂有花狀金-銀納米復合物敏感膜。
所述的花狀金-銀納米復合物敏感膜的制備方法為:稱取5~50 mg 的花狀金-銀納米復合物固體超聲均勻分散在50 mL的二次蒸餾水中。
所述的花狀金-銀納米復合物的制備方法為:將3.6~7.2 mL 5% 氯金酸加入到20~25 mL二次蒸餾水中,再加入2.7 mL銀納米顆粒,再加入7.2 mL 0.01 mol/L左旋多巴胺,室溫下攪拌反應10分鐘,收集的反應產物離心,先用甲酸洗滌,然后用氨水洗滌,再用二次蒸餾水洗滌2次,在真空下于60 ℃干燥24 h,制得花狀金-銀納米復合物。
所述的花狀金-銀納米復合物電化學傳感器其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玻碳電極預處理;
(2)將花狀金-銀納米復合物溶入二次蒸餾水中經超聲分散得到濃度為0.1~1mg/mL的均勻分散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信陽師范學院,未經信陽師范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98135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