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氯代消毒副產物二氯乙酰胺和三氯乙酰胺的高效液相色譜-電噴霧質譜檢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970679.6 | 申請日: | 2016-11-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96751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9 |
| 發明(設計)人: | 周亞男;翟洪艷;苗雨;于珊珊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30/02 | 分類號: | G01N30/02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責任專利代理事務所 12201 | 代理人: | 李麗萍 |
| 地址: | 300072***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消毒 副產物 乙酰 高效 色譜 噴霧 檢測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氯代消毒副產物二氯乙酰胺和三氯乙酰胺的高效液相色譜?電噴霧質譜檢測方法,包括樣品的制備、待測水樣的萃取和濃縮、待測水樣的測定、空白樣品的測定、二氯乙酰胺和三氯乙酰胺標準溶液的測定;最后從待測水樣的液相色譜圖中排除與無水甲醇色譜峰對應的色譜峰后與標準溶液的液相色譜圖進行比對,找出待測水樣的色譜峰,對待測水樣的色譜峰進行積分得到峰面積,根據步驟五得到的標準曲線確定待測水樣中二氯乙酰胺和三氯乙酰胺的含量。本發明中,加標回收率保持在90?107%之間,相對標準保持在3.5?4.9%之間,滿足測試方法要求。本發明擴展了二氯乙酰胺和三氯乙酰胺的液質分析方法,具有操作簡單,靈敏度度高,同時測定等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水中微量污染物的檢測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氯代消毒副產物二氯乙酰胺和三氯乙酰胺的高效液相色譜-電噴霧質譜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含氮消毒副產物二氯乙酰胺和三氯乙酰胺廣泛存在于經過消毒處理的飲用水中,由于比常規含碳消毒副產物(三鹵甲烷、鹵乙酸)具有更強的細胞毒性和基因毒性而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但是二氯乙酰胺和三氯乙酰胺在水中的濃度較低,對檢測技術要求高,因此尋找一種準確度高、靈敏度高的技術顯得尤為重要。
二氯乙酰胺和三氯乙酰胺的傳統檢測方法是液液萃取前處理,氣相色譜或氣相色譜-質譜進行分析測定,該方法存在著樣品回收率低、檢測限較高等缺點。楚文海等人采用固相萃取前處理,大氣壓化學電離源(APCI)的液質聯用技術實現了13種鹵乙酰胺的同時測定,該液質技術大大提高了對乙酰胺的分析能力。但是目前國內外采用液質檢測的相關報道非常有限。乙酰胺是一種含有胺基的高極性小分子化合物,在酸性溶液中其伯胺具有結合氫離子形成正離子胺鹽的傾向,因此,理論上可以采用電噴霧電離進行離子化,而且電噴霧電離的離子化溫度一般比APCI低,可以降低乙酰胺分子的熱分解幾率,但是目前缺乏相關報道。因此,為了進一步擴展鹵乙酰胺的分析方法,非常有必要研究采用電噴霧電離的液質分析測定方法。
發明內容
針對二氯乙酰胺和三氯乙酰胺現有測定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氯代消毒副產物二氯乙酰胺和三氯乙酰胺的高效液相色譜-電噴霧質譜檢測技術,該方法高效、靈敏度高、重現性好、回收率高。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氯代消毒副產物二氯乙酰胺和三氯乙酰胺的高效液相色譜-電噴霧質譜檢測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樣品的制備:將500mL待測水樣經0.45μm濾膜過濾后倒入到棕色玻璃瓶中,將待測水樣的pH調為5.0±0.5;
步驟二、待測水樣的萃取和濃縮:采用固相萃取柱HLB對經過步驟一處理后的待測水樣進行固相萃取:首先采用5mL甲醇、5mL超純水活化固相萃取柱,在上樣之前保證固相萃取柱的濕潤;用真空泵將水樣以1滴/秒的速度通過固相萃取柱;用5mL體積濃度為5%的甲醇水溶液清洗固相萃取柱,抽真空15min,用5mL甲醇進行洗脫,收集洗脫液,洗脫液在40℃下氮吹濃縮至0.5mL,然后進行液質分析;
步驟三、待測水樣的測定:將定容的裝有待測水樣的色譜進樣瓶放入到液相色譜儀的進樣盤中,采用自動進樣的方法抽取待測水樣,經電噴霧質譜進行檢測并記錄待測水樣的液相色譜圖;
步驟四、空白樣品的測定:將定容的裝有無水甲醇的色譜進樣瓶放入到液相色譜儀的進樣盤中,采用自動進樣的方法抽取無水甲醇,經電噴霧質譜進行檢測并記錄無水甲醇的液相色譜圖;
步驟五、標準品的測定:將定容的裝有不同濃度的二氯乙酰胺和三氯乙酰胺標準溶液的多個色譜進樣瓶同時放入到液相色譜儀的進樣盤中,采用自動進樣的方法抽取該標準溶液,經電噴霧質譜進行檢測并記錄液相色譜圖,從而確定二氯乙酰胺和三氯乙酰胺的出峰時間;上述標準溶液中,溶質為二氯乙酰胺和三氯乙酰胺,二氯乙酰胺與三氯乙酰胺的質量比為1:1,溶劑為甲醇;根據不同濃度標準溶液所得的液相色譜圖,繪制峰面積與濃度之間的標準曲線,得到峰面積與濃度之間的線性關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大學,未經天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97067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