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海底管線原位檢修艙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969286.3 | 申請日: | 2016-10-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27985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12 |
| 發明(設計)人: | 焦慧鋒;彭棠;李霄霄;趙春城;付薇;倪天;王靜;張琳丹;吳雨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B63B3/13 | 分類號: | B63B3/13;B63G8/22;F16L5/10 |
| 代理公司: | 無錫華源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孫力堅;聶啟新 |
| 地址: | 214082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海底 管線 原位 檢修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海底管線原位檢修艙,由干濕艙及載人艙固接構成耐壓殼體,干濕艙的一側與載人艙之間設置用于連通干濕艙與載人艙的啟閉門,于干濕艙的另一側還設置自動啟閉艙口蓋,抓纜機械手及工作臺位于自動啟閉艙口蓋內部;于載人艙內設置用于提供電力的電控系統及生命支持系統;于干濕艙內設置代換水箱、代換水泵、檢修設備、水下液壓泵、閥箱、工作臺及抓纜機械手。本發明采用單殼體結構設計,使得艙室的空間利用率高,在同樣的耐壓強度要求下使整艙尺寸縮小,搭載能力強、工作深度大,其利用水代換原理實現干濕艙內水下姿態的平衡,具有坐底平穩性高、使用性能廣的優點。管線密封結構的設置實現了海纜的剖分密封,方便海纜進艙及維修后出艙。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海洋工程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海底管線原位檢修艙。
背景技術
在我國近岸近海的海底,鋪設有我國用于油氣生產的供電通信網絡、近海的島嶼間通電通信網絡、跨洋的海底通信光網,由于常常受到航運、漁業船只的拋錨威脅,一般需要埋設在海底0.5米-3米深度內。傳統的水面光電纜維修作業船需要將海底的管線直接拉到水面船上,或者通過水下機器人切割作業后打撈到水面船上,這樣作業效率低、且容易對網絡造成二次損傷。油氣管道的維修多是停產后在水下濕式由機器人完成輔助維修,維修效率低、經濟損失較大。近期我國發展了一種水下干式艙,在艙內充氣建立高壓干式環境,人員穿潛水服在艙內原位維修,但該種方法由于受到人類生理抗壓能力的限制最大工作水深只有60米。
發明內容
本申請人針對上述現有問題,進行了研究改進,提供一種海底管線原位檢修艙,從而。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海底管線原位檢修艙,由干濕艙及載人艙固接構成耐壓殼體,所述干濕艙的一側與載人艙之間設置用于連通干濕艙與載人艙的啟閉門,于所述干濕艙的另一側還設置自動啟閉艙口蓋,所述抓纜機械手及工作臺位于自動啟閉艙口蓋內部;于所述載人艙內設置用于提供電力的電控系統及生命支持系統;于所述干濕艙內設置代換水箱、代換水泵、檢修設備、水下液壓泵、閥箱、工作臺及抓纜機械手。
其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
于所述干濕艙及載人艙內均布置多個用于增加耐壓殼體重量的壓載塊;
所述自動啟閉艙口蓋為球形封頭;所述生命支持系統包括供氧設 施、去除二氧化碳設施、檢測傳感器、食物、藥品及飲用水;所述檢修設備用于海纜電氣特性、光學傳輸特性的測試以及海纜外層鎧裝層的開撥、以及光電纜的續接;
所述水下液壓泵內置水下電機,所述水下電機的輸出端連接齒輪泵,所述齒輪泵的出口通過第一管路與換向閥的一個工作油口連接,于所述齒輪泵上還通過第二管路與換向閥的另一個工作油口連接,在所述第一管路與第二管路之間還連接第三管路,于所述第三管路上設置溢流閥;
所述液壓閥箱包括三路執行機構,各路執行機構均依次連接調速閥、液壓鎖及作動換向閥的工作油口,各作動換向閥的一個進油口均通過管路與進油管路連通,各作動換向閥的一個回油口均通過管路與回油管路連通,所述進油管路還與所述換向閥的進油口連通,所述回油管路還與所述換向閥的回油口連通;
于所述第三管路與第一管路的交匯處還連接第四管路,于第四管路上設置壓力表;
所述執行機構分別為抓纜機械手、自動啟閉艙口蓋及纜孔封堵機構;
所述纜孔封堵機構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以所述干濕艙為中心對稱設置于干濕艙的外艙壁上;于所述基座上設置液壓缸,所述液壓缸的輸出端與擺臂的一端連接,所述擺臂的另一端與用于密封穿艙孔的堵頭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未經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96928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