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紅繼木的育苗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960001.X | 申請日: | 2016-10-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77215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4-26 |
| 發明(設計)人: | 余安芹;蘇丹青 | 申請(專利權)人: | 蚌埠市金牛灣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31/00 | 分類號: | A01G31/00;A01G17/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廣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34129 | 代理人: | 李顯鋒 |
| 地址: | 233050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紅繼木 育苗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技術苗木種植培育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紅繼木的育苗方法。
背景技術
紅繼木,紅花繼木球,是園林綠化中,常用的綠化灌木球之一,價格低廉,品質優良。紅花繼木為常綠植物,新葉鮮紅色,不同株系成熟時葉色、花色各不相同,葉片大小也有不同,在園林應用中主要考慮葉色及葉的大小兩方面因素帶來的不同效果。可用孤植、叢植、 群植 。孤植 選株形高大豐滿的植株孤植于重要位置或視線的集中點, 如入口的附近,庭院或草坪中,獨立成景,并注意與周圍景觀的強烈對比,以取得“萬綠叢中一點紅”的效果。可發揮景觀的中心視點或引導視線的作用。叢植 將紅花繼木球和其它植物成叢地點綴于園林綠地中,既豐富了景觀色彩,又活躍了園林氣氛。如果與綠色樹種叢植,均能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以紅花繼木球為主要樹種成群成片地種植,構成風景林,獨特的葉色和姿態一年四季都很美麗。其美化的效果要遠遠好于單純的綠色風景林。
四季觀花觀葉植物。紅花繼木枝繁葉茂,樹態多姿,木質柔韌,耐修剪蟠扎,是制作樹樁分景的好材料。地植亦顯婀娜多姿,是美化公園、庭院、道路的名貴觀賞樹種。
為實現紅繼木樹種在長江流域生長繁殖,為市場提供更多的苗木種類,另為增加苗木的收益,特公開本發明的高成活率、種植收益高的育苗方法。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紅繼木的育苗方法。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紅繼木的育苗方法,步驟包括如下:
(1)采摘成熟紅繼木果實,將其與小麥穎殼、百菌靈按重量比為10:5:0.02混均后進行堆放漚腐3-5天,然后曬干放置風口揚起去除果皮及小麥穎殼,將紅繼木種子與輔料進行混勻進行地窖貯藏,并控制混合料的含水量為30-35%,所述的紅繼木種子與混合料的混合重量比為1:1,并密封地窖貯藏到翌年2月份有60-68%的紅繼木種子破殼,并長出嫩芽;
(2)在春季2月份的大棚內,用基質袋進行育苗,每個基質袋放置2-3粒窖藏后的紅繼木破殼種芽,并覆層3-4mm厚的基質層,所述基質袋內的基質由泥炭、蛭石、草木灰、腐熟有機肥、50%硫磺懸浮劑,按其重量比10:5:8:8:0.01混勻而成,其含水量40-45%,待芽苗露出基質后澆次透水,并控制棚內溫度,白天22-28℃,夜間18-22℃,每5-7天澆次緩水,等幼苗長至高31-42cm即可移栽;
(3)在冬季12月份對移栽地進行深翻34-40cm,然后在春天2月份中、下旬,對移栽地每畝施腐熟有機肥1800-1900kg后翻耕33-36cm,在移栽前對移栽地先畝施N15、P15、K15的復合肥45-50kg及尿素40-50kg后進行翻耕30-33cm,并作寬為50-60cm畦,高為30-35cm,畦溝寬20-25cm,并在畦上作直徑為15-20cm、深為8-12cm的種植穴;
(4)將步驟(2)中的紅繼木幼苗先除去基質袋后,帶土醮營養液B移栽到步驟(3)中移栽地的種植穴內填土,然后澆透水即可,進行中耕除草,并即時做好干汗澆水,雨澇排水工作,同時在雨季時做好病蟲害的預防的日常管理。
進一步,步驟(1)中所述的輔料為細沙、穎殼、中藥液、營養液A制成,其配制重量比例為20:10:0.3:0.1;其配制步驟為:先將中藥液稀釋為200倍液對紅繼木種子進行噴灑至其表面微濕后,與細沙、穎殼和營養液混合均勻。
進一步,營養液A按重量比為1:1:2:2:10的蕓苔素內酯、吲哚丁酸、復硝酚鈉、胺鮮酯及乙醇混勻制成。
進一步,步驟(3)中所述的種植穴的間距為30-35cm。
進一步,步驟(4)中所述的營養液B由蠶沙、蕓苔素內酯、復硝酚鈉、牛糞按重量比為0.01:0.2:0.2:10混勻而成。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經混合料窖藏的種子及基質袋所育的苗齊健壯,減少棚內幼苗期的病害發生率,為移植育苗打好基礎,另外對移植幼苗根部醮營養液的處理,以提高成活率,本發明采用的方法簡單,用料來源廣,成本低,出苗量大,以提高種植收益。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紅繼木的育苗方法,步驟包括如下:
(1)采摘成熟紅繼木果實,將其與小麥穎殼、百菌靈按重量比為10:5:0.02混均后進行堆放漚腐3天,然后曬干放置風口揚起去除果皮及小麥穎殼,將紅繼木種子與輔料進行混勻進行地窖貯藏,并控制混合料的含水量為30%,所述的紅繼木種子與混合料的混合重量比為1:1,并密封地窖貯藏到翌年2月份有60%的紅繼木種子破殼,并長出嫩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蚌埠市金牛灣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蚌埠市金牛灣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96000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甜葉菊種苗長距離運輸方法
- 下一篇:一種促進景天科多肉植物側芽萌發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