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可變氣門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949937.2 | 申請日: | 2016-10-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37464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15 |
| 發明(設計)人: | 矢野壽行;橫山友;佐久間亨;西村悠太;玉野篤央 | 申請(專利權)人: | 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01L13/00 | 分類號: | F01L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金霞;高源 |
| 地址: | 日本愛知***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可變 氣門 機構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可變氣門機構,該可變氣門機構包括凸輪軸、凸輪單元、導引部分和轉換銷。導引部分包括設置在凸輪單元的外周上的導板、第一止擋件和第二止擋件。導板在第一部分處以樞轉的方式受支承以使得導板的第二部分朝向第一側或第二側傾斜。第一止擋件和第二止擋件分別從第一側和第二側與第二部分抵接,以分別使第二部分保持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第一部分包括朝向第一側和第二側突出的兩個臂。這兩個臂構造成使導板擺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用于例如發動機等的氣門系統中的可變氣門機構。
背景技術
可連續地改變氣門正時的可變氣門正時(VVT)機構被用作可以改變發動機的進氣門或排氣門的升程特性的可變氣門機構。PCT申請No.2010-520395的日文公開(JP-A-2010-520395)描述了一種切換凸輪式機構,該切換凸輪式機構構造成使得包括多個凸輪的凸輪架(凸輪單元)圍繞凸輪軸設置,并且通過使凸輪架沿凸輪軸的軸向方向(凸輪軸向方向)滑動來選擇所述凸輪中的任意凸輪。
在上述可變氣門機構中,在凸輪架的外周上設置有螺旋導引槽,并且伺服機構的接合元件(以下稱作轉換銷)與凸輪架的螺旋導引槽接合。通過這種構型,當凸輪架與凸輪軸一體地旋轉時,轉換銷沿著螺旋導引槽相對移動。因此,凸輪架實際上沿凸輪軸向方向滑動從而維持導引槽與轉換銷之間的接合。
如圖8中所示,螺旋導引槽G整體形成為Y形槽,使得形成在凸輪架C的外周上而沿周向方向延伸的S形槽g1和反S形槽g2彼此接合。當凸輪架C朝向圖8中的左側移動時,轉換銷P插入S形槽g1中,從而轉換銷P沿著槽g1朝向圖中的右側相對移動。此外,如圖9的展開圖所示,Y形導引槽G需要至少2×S+D的寬度。此處,S指示為了通過S形槽g1和反S形槽g2切換凸輪而沿凸輪軸向方向的滑動量,并且D指示轉換銷P的直徑。
發明內容
同時,發動機的氣門系統要求具有緊湊化。在上述凸輪架C中,“Y”形導引槽G的寬度無疑會變大,這樣會有礙緊湊化。
此外,在上述技術中,為了使凸輪架C向左側移動,需要轉換銷P與S形槽g1接合,而為了使凸輪架C移動到右側,需要另一轉換銷P與反S形槽g2接合。由于這個原因,需要兩套伺服機構,或者通過一套伺服機構來操作兩個轉換銷P的結構變得復雜,這樣導致成本增加。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在用于發動機等的可變氣門機構中在實現凸輪單元的緊湊化的同時抑制了成本的增加的技術。
本發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可變氣門機構,所述可變氣門機構包括凸輪軸、凸輪單元、導引部分和轉換銷。所述凸輪單元呈筒形形狀并且圍繞所述凸輪軸設置。所述凸輪單元包括多個凸輪。所述凸輪單元構造成隨著所述凸輪軸的旋轉而在凸輪軸向方向上滑動從而選擇所述多個凸輪中的一個凸輪。所述凸輪軸向方向為所述凸輪軸的軸向方向。所述導引部分設置在所述凸輪單元的外周上。所述轉換銷構造成從外部與所述導引部分接合。所述導引部分包括導板、第一止擋件和第二止擋件。所述導板設置在所述凸輪單元的所述外周上而使得所述導板沿所述凸輪單元的周向方向延伸。所述導板包括位于所述導板的基部側的第一部分以及位于所述導板的梢部側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從所述第一部分沿所述凸輪軸的旋轉方向延伸。所述導板在所述第一部分處以樞轉的方式受支承。所述導板構造成進行擺動而使得所述第二部分向所述凸輪軸向方向上的第一側和第二側中的一側傾斜。所述第一止擋件構造成從所述第一側與所述第二部分抵接而使得所述第一止擋件保持所述導板處于以預定角度朝向所述第一側傾斜的第一位置。所述第二止擋件構造成從所述第二側與所述第二部分抵接而使得所述第二止擋件保持所述導板處于以預定角度朝向所述第二側傾斜的第二位置。所述第一部分包括兩個臂,所述兩個臂分別朝向所述第一側和所述第二側突出。所述兩個臂構造成通過與所述轉換銷接合而使所述導板擺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未經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94993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