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順序油缸控制閥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948657.X | 申請日: | 2016-10-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402078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10 |
| 發明(設計)人: | 陳姣;郝玉亭;馮利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治清華機械廠;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F15B13/07 | 分類號: | F15B13/07 |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創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4109 | 代理人: | 崔雪花 |
| 地址: | 04601***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順序 控制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液壓控制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順序油缸控制閥。
背景技術
普通的工程油缸在串聯使用時,由于受摩擦力或載荷的影響,各油缸的伸出和收縮是沒有順序的,即哪個油缸受到的摩擦力或載荷小就先啟動運行。順序油缸能按設計要求實現順序動作,不受摩擦力和載荷的影響。例如:在隨車起重機上的伸縮臂的伸縮動作,普通的工程油缸無法滿足順序動作的要求;而順序油缸不受摩擦力和載荷的影響使伸縮臂按設計要求順序伸縮。
普通油缸的控制閥塊過油通道為一個油口和一個油道,不能滿足順序油缸順序伸縮動作的要求。順序油缸為實現順序伸縮的功能,油缸在伸出時的進油通道無法用于縮回時的回油通道,因此閥塊上需要有一個油口對應多個油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克服了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種一個油口對應多個油道、滿足順序油缸順序伸縮動作的控制閥。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順序油缸控制閥,它包括閥體、油道、油口、第一單向閥和第二單向閥,其特征在于:垂直于閥體上表面設置有第一單向閥,閥體一側側壁上開設油道一,油道一一端與第一單向閥導通,油道一另一端延伸至閥體外側并設置有油口一,閥體另一側側壁與第一單向閥之間設置有油道二,油道二延伸至閥體外側設置有油口二;閥體下表面與第一單向閥軸線方向平行地設置有第二單向閥,第一單向閥與第二單向閥通過油道三相連;閥體側壁位于油口二下方設置有油口三,油口三通過油道四與第二單向閥導通。
進一步的,所述油道一軸線方向與第一單向閥軸線方向相互垂直。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單向閥軸線與第二單向閥軸線共面但不共線。
進一步的,所述油道二軸線方向與油道四軸線方向相互平行。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提供的控制閥在一個閥體上設置兩個單向閥,通過油道設計使得閥體能夠滿足順序油缸順序伸縮的需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由油口一進油、油口三出油狀態整體結構剖視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A面剖視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由油口二進油、油口一出油狀態整體結構剖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實例對本發明做詳細說明,本實施例在以本發明技術方案為前提下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下述的實施例。
順序油缸控制閥,它包括閥體1、油道、油口、第一單向閥21和第二單向閥22,其特征在于:垂直于閥體1上表面設置有第一單向閥21,閥體21一側側壁上開設油道一41,油道一41一端與第一單向閥21導通,油道一41另一端延伸至閥體1外側并設置有油口一31,閥體1另一側側壁與第一單向閥21之間設置有油道二42,油道二42延伸至閥體1外側設置有油口二32;閥體1下表面與第一單向閥21軸線方向平行地設置有第二單向閥22,第一單向閥21與第二單向閥22通過油道三43相連;閥體1側壁位于油口二32下方設置有油口三43,油口三43通過油道四44與第二單向閥導通22。
進一步的,所述油道一41軸線方向與第一單向閥21軸線方向相互垂直。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單向閥21軸線與第二單向閥22軸線共面但不共線。
進一步的,所述油道二42軸線方向與油道四44軸線方向相互平行。
使用過程如下:
如圖1~2所示,順序油缸工作狀態,即油口一31進油、油口三33出油動作:液壓油從油口一31進油,液壓油經油道一41通過第一單向閥21被壓入油道三43中,油道三43與第二單向閥22連通,液壓油通過第二單向閥22沿油道四44流出。
如圖3所示,順序油缸復位動作,即油口二32進油、油口一31出油動作:液壓油從油口二32進油,液壓油經油道二42被壓入第一單向閥21,液壓油經過第一單向閥21后穿過油道一41由油口一31流出。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以所述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治清華機械廠;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未經長治清華機械廠;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94865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