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無線充電接收線圈電路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948301.6 | 申請日: | 2016-10-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94684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01 |
| 發明(設計)人: | 劉福星;顧唯兵;崔錚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H02J50/10 | 分類號: | H02J50/10;H02J7/00;H01F27/2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銘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304 | 代理人: | 孫偉峰 |
| 地址: | 215123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無線 充電 接收 線圈 電路 | ||
1.一種無線充電接收線圈電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微處理器、線圈組件、反饋電路、開關電路;其中,所述線圈組件包括多個導電線圈,所述開關電路具有多個開關件,所述反饋電路用于將所述線圈組件和/或負載電路的參數信息反饋給所述微處理器,所述微處理器用于根據接收到的參數信息對所述多個開關件的開關狀態進行調整,以控制多個導電線圈之間的串聯或并聯方式,從而自動調節所述無線充電接收線圈電路的工作;
其中,所述多個導電線圈包括按照逆時針方向繞旋的第一導電線圈和第三導電線圈、以及按照順時針方向旋繞的第二導電線圈,所述第一導電線圈、所述第二導電線圈和所述第三導電線圈順序排列;所述多個開關件包括分別與所述微處理器連接的第一開關件、第二開關件、第三開關件、第四開關件、第五開關件,所述第一開關件、第二開關件、第三開關件、第四開關件、第五開關件分別包括控制端、第一接線端、第二接線端;所述第一導電線圈包括第一導電連接端、第二導電連接端,所述第一導電連接端與負載電路、所述第一開關件的第一接線端電連接,所述第二導電連接端與所述第二開關件的第一接線端電連接;所述第二導電線圈包括第三導電連接端、第四導電連接端,所述第三導電連接端與所述第三開關件的第一接線端、第五開關件的第一接線端電連接,所述第四導電連接端與所述第二開關件的第一接線端電連接;所述第三導電線圈包括第五導電連接端、第六導電連接端,所述第五導電連接端與所述第一開關件的第二接線端、第三開關件的第二接線端電連接,所述第六導電連接端與所述第二開關件的第二接線端、第四開關件的第一接線端電連接;其中,所述第一開關件的第一接線端、所述第二開關件的第一控制端、所述第四開關件的第二接線端、所述第五開關件的第二接線端連接負載電路;所述微處理器包括第一控制端、第二控制端、第三控制端、第四控制端、第五控制端;所述第一開關件的控制端與所述第一控制端電連接,所述第二開關件的控制端與所述第二控制端電連接,所述第三開關件的控制端與所述第三控制端電連接,所述第四開關件的控制端與所述第四控制端電連接,所述第五開關件的控制端與所述第五控制端電連接;當所述第三控制端和所述第四控制端為低電平時,且所述第一控制端、第二控制端、第五控制端為高電平時,所述第一開關件、所述第二開關件、所述第五開關件導通,所述第三開關件、所述第四開關件斷開,所述第一導電線圈和所述第三導電線圈并聯后與所述第二導電線圈串聯;
或者,所述多個導電線圈包括按照順時針方向繞旋的第一導電線圈和第二導電線圈、按照逆時針方向旋繞的第三導電線圈和第四導電線圈,所述第一導電線圈、所述第二導電線圈、所述第三導電線圈和所述第四導電線圈順序排列;所述開關電路包括分別與所述微處理器連接的第一開關件、第二開關件、第三開關件、第四開關件、第五開關件、第六開關件、第七開關件、第八開關件、第九開關件、第十開關件、第十一開關件,所述第一開關件、第二開關件、第三開關件、第四開關件、第五開關件、第六開關件、第七開關件、第八開關件、第九開關件、第十開關件、第十一開關件分別包括控制端、第一接線端、第二接線端;所述第一導電線圈包括第一導電連接端、第二導電連接端,所述第一導電連接端與所述第一開關件的第二接線端、第三開關件的第一連接端電連接,所述第二導電連接端與所述第四開關件的第一接線端、第六開關件的第一接線端、第二開關件的第二接線端電連接;所述第二導電線圈包括第三導電連接端、第四導電連接端,所述第三導電連接端與所述第五開關件的第一接線端、第三開關件的第二接線端電連接,所述第四導電連接端與所述第四開關件第二接線端、第八開關件的第一接線端電連接;所述第三導電線圈包括第五導電連接端、第六導電連接端,所述第五導電連接端與所述第七開關件的第一接線端、第五開關件的第二接線端電連接,所述第六導電連接端與所述第六開關件的第二接線端、第九開關件的第一接線端電連接;所述第四導電線圈包括第七導電連接端、第八導電連接端,所述第七導電連接端與所述第七開關件的第二接線端、第十一開關件的第一接線端電連接,所述第八導電連接端與所述第八開關件的第二接線端、第九開關件的第二接線端、第十開關件的第一接線端電連接;其中,所述第一開關件的第一接線端、所述第二開關件的第一接線端、所述第十開關件的第二接線端、所述第十一開關件的第二接線端連接負載電路;所述微處理器包括第一控制端、第二控制端、第三控制端、第四控制端、第五控制端、第六控制端、第七控制端、第八控制端、第九控制端、第十控制端、第十一控制端;所述第一開關件的控制端與所述第一控制端電連接,所述第二開關件的控制端與所述第二控制端電連接,所述第三開關件的控制端與所述第三控制端電連接;所述第四開關件的控制端與所述第四控制端電連接,所述第五開關件的控制端與所述第五控制端電連接,所述第六開關件的控制端與所述第六控制端電連接;所述第七開關件的控制端與所述第七控制端電連接,所述第八開關件的控制端與所述第八控制端電連接,所述第九開關件的控制端與所述第九控制端電連接;所述第十開關件的控制端與所述第十控制端電連接,所述第十一開關件的控制端與所述第十一控制端電連接;當所述第一控制端、第三控制端、第四控制端或第六控制端、第七控制端、第八控制端、第九控制端、第十控制端為高電平時,且所述第二控制端、第五控制端、第十一控制端為低電平時,所述第一開關件、第三開關件、第四開關件或第六開關件、第七開關件、第八開關件、第九開關件、第十開關件導通,所述第二開關件端、第五開關件、第十一開關件斷開,第一導電線圈和所述第二導電線圈串聯,第三導電線圈和所述第四導電線圈串聯,且串聯后的第一導電線圈和所述第二導電線圈與串聯后的第三導電線圈和所述第四導電線圈相互并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948301.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光伏逆變器的開啟系統
- 下一篇:外物檢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