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β半乳糖苷酶的酶供體偶聯物及其在甘膽酸檢測中的用途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946486.7 | 申請日: | 2016-10-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65809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1 |
| 發明(設計)人: | 封建新;龔俊;張啟飛;高秋峰;王貴利;劉希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九強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J41/00 | 分類號: | C07J41/00;C07J43/00;C12N9/38;G01N33/53;G01N21/7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314 | 代理人: | 程偉,程云 |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半乳糖 供體 偶聯物 及其 膽酸 檢測 中的 用途 | ||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臨床檢驗、生物學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檢測血清中甘膽酸含量的方法,以及還涉及一種β半乳糖苷酶的酶供體偶聯物。
背景技術
血清甘膽酸(Cholyglycine,CG)是膽酸與甘氨酸結合而成的結合型膽酸之一。在肝細胞內,膽固醇經過及其復雜的酶促反應,轉變成初級膽汁酸,其中有膽酸(CA)和鵝去氧膽酸(CDCA)。膽酸與甘氨酸結合即形成甘膽酸。
CG正常代謝途徑為腸肝循環,CG由肝細胞合成后,經毛細膽管、膽管排入膽囊,隨同膽汁進入十二指腸,幫助食物消化。95%膽酸在回腸末端重吸收,經門靜脈再回肝臟,由肝細胞攝取再利用。在血清中主要以蛋白結合形式存在,溢入體循環的總量小于1%。
在正常情況下,外周血中膽酸含量甚微,正常成人無論是空腹還是餐后,其血清CG濃度穩定在低水平。當肝細胞受損時,肝細胞攝取CG能力下降,致使血中CG含量增高;膽汁郁滯時,肝臟排泄膽酸發生障礙,而返流血液循環的CG含量增高,也使血CG含量增高。測定血清甘膽酸(SCG)是評價肝細胞功能及其肝膽系物質循環功能的敏感指標之一。
克隆酶供體免疫檢測(Enzyme Donor Immunoassay,CEDIA)是一種均相的免疫檢測技術,結合了β半乳糖苷酶α互補原理和抗原抗體的特異性結合性質。將小分子抗原(Ag)與酶供體(ED)偶聯,形成ED-Ag偶聯物,此偶聯物能與酶受體(EA)自發結合形成有活性的β半乳糖苷酶;但是如果在反應體系中加入針對該小分子抗原的抗體(Ab),抗原抗體的特異性結合會形成ED-Ag-Ab復合物,此時由于抗體空間位阻的影響,ED-Ag-Ab復合物不能再與EA結合形成具有活性的β半乳糖苷酶。如果血清中含有待檢測的小分子抗原,此時反應體系中含有兩種形式的抗原,一種是血清中的游離抗原,一種是試劑盒中與ED偶聯的抗原,即ED-Ag偶聯物,這兩種形式的抗原都具有與抗體特異性結合的能力。顯然,這兩種形式的抗原會競爭性的與反應體系中的抗體結合,血清中游離抗原越多,其結合的抗體就越多,從而導致有更多的剩余ED-Ag偶聯物(未與抗體結合的部分)能與EA自發結合形成具有活性的β半乳糖苷酶,且酶活性的高低與血清中游離抗原的含量成正比。
臨床測定血清甘膽酸的常規方法包括化學發光(CLIA)和酶聯免疫(ELISA)。前者靈敏度高,但是需要昂貴的化學發光儀器;后者操作繁瑣,檢測時間長,自動化程度低,重復性較差。
新近出現的一種基于EMIT的甘膽酸檢測方法(CN103760348A),是一種均相免疫檢測方法,可以在全自動生化儀上進行血清甘膽酸含量的高通量檢測,但是特異性和試劑熱穩定性有待改進。
發明內容
為了給臨床提供更有價值的診斷信息,根據本公開的一些實施方案,提供了一種甘膽酸衍生物,其如通式(I)所示:
其中n為0至20之間的任意整數,例如但不限于n為1、2、3、4、5、6、7、8、9或10,更優選n為2、3、4、5或6;
X為能與巰基發生反應的基團,例如但不限于馬來酰亞胺、溴乙?;?、乙烯基砜、氮丙啶。在一個具體的實施方案中,X是馬來酰亞胺。
在一些具體的實施方案中,提供甘膽酸衍生物,其如通式(II)至(V)中任一項所示:
根據本申請的甘膽酸衍生物能與β半乳糖苷酶的酶供體(以下簡稱ED)分子按照1:1摩爾比定向偶聯。
在本申請中,任何已知的或未來的β半乳糖苷酶的酶供體均適用于實施本申請的技術方案,只要能夠和酶受體結合后能夠具有β半乳糖苷酶活性即可(酶活性是指:能夠催化底物顯色)。例如,野生型β半乳糖苷酶的酶供體、或者經工程改造的β半乳糖苷酶的酶供體(比如CN105524898A中公布的酶供體)。
根據一些實施方案,提供一種偶聯物,其由本申請的甘膽酸衍生物與ED分子偶聯而成。在本申請的上下文中,還可以稱為“ED-甘膽酸偶聯物”。這種偶聯物能被甘膽酸的特異性抗體(單抗或多抗)識別,也能與EA分子互補形成具有活性的全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九強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京九強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94648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