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超臨界油浴型的超臨界燃油加熱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941302.8 | 申請日: | 2016-10-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68101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10 |
| 發明(設計)人: | 范瑋;張晉;靳樂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北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F23R3/28 | 分類號: | F23R3/28;F23K5/2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10072 陜西***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超臨界 螺旋管 油浴 超臨界燃油 加熱裝置 油浴加熱 熱效率 流體 加熱器 超臨界流體 套筒式結構 保溫性能 換熱能力 兩級加熱 裂解反應 流動路徑 燃油加熱 不均勻 跨臨界 熱通量 亞臨界 預熱腔 換熱 結焦 氣路 壓差 加熱 噴射 一體化 流動 | ||
1.一種超臨界油浴型的超臨界燃油加熱裝置,該裝置的主要換熱方式為超臨界油浴內的流動換熱;采用兩級加熱器一體化的三層套筒結構,最內層安裝負反饋加熱裝置作為熱源,中間層為超臨界油浴腔,內部安裝有螺旋管和環形翅片,最外層為預熱腔,并與油浴腔內的螺旋管連通;航空燃油首先進入預熱腔進行預熱,而后流入螺旋管中被油浴加熱至超臨界溫度,最后由螺旋管出口排出;負反饋加熱裝置加熱油浴腔內航空燃油至超臨界態,油浴腔內航空燃油加熱螺旋管內航空燃油的同時,對預熱腔內的航空燃油進行預熱,預熱腔中的航空燃油對油浴腔中的航空燃油起保溫作用;預熱腔和油浴腔壓力相同,所述螺旋管管壁兩側壓力相同,溫度和壓力分別由高壓溫度傳感器和高溫壓力表監測以保證流出的航空燃油達到超臨界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臨界油浴型的超臨界燃油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頂蓋、罐體、燃油隔板、環形翅片、螺旋管、石墨墊片、負反饋加熱裝置、油浴腔、預熱腔、油浴腔測溫口、油浴腔測壓口、超臨界燃油出口、預熱腔測溫口、預熱腔測壓口;所述頂蓋和所述罐體使用螺栓連接并用石墨墊片密封;在所述燃油隔板內,所述環形翅片與所述燃油隔板共軸安裝;所述燃油隔板、所述罐體和所述頂蓋形成的封閉空間為預熱腔;所述燃油隔板與所述頂蓋密封焊接形成的封閉空間為油浴腔;所述螺旋管位于油浴腔內,螺旋管入口與燃油隔板連接并與預熱腔連通,螺旋管出口與超臨界燃油出口連接;所述負反饋加熱裝置安裝于頂蓋內;所述油浴腔測溫口、油浴腔測壓口、預熱腔測溫口、預熱腔測壓口和超臨界燃油出口位于頂蓋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臨界油浴型的超臨界燃油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管內流體的流動方向為下進上出,螺旋管分為螺旋段和直管段兩部分,螺旋段靠近螺旋管流體入口一側,螺旋管的螺旋段高度占螺旋管總高度的1/3~1/2。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臨界油浴型的超臨界燃油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油隔板和環形翅片的厚度為0.4~0.6mm,環形翅片間距不超過20m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臨界油浴型的超臨界燃油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浴腔體積至少為所述預熱腔體積的二倍,常溫下所述油浴腔內填充的燃油體積小于所述油浴腔體積的1/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北工業大學,未經西北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941302.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能雙面自鎖的拉頭
- 下一篇:一種樓宇供熱狀態的監控方法、裝置及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