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觸摸屏面板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937701.7 | 申請日: | 2016-10-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90878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01 |
| 發明(設計)人: | 宋民燮;金承玄 | 申請(專利權)人: | 樂金顯示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44 | 分類號: | G06F3/0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誠同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國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觸摸屏 面板 | ||
一種觸摸屏面板,包括:具有邊框區域和自由形式的有效區域的基膜;位于有效區域上的彼此交叉的第一觸摸電極和第二觸摸電極;放置在邊框區域中的第一觸摸焊盤和第二觸摸焊盤以及放置在相鄰的第一觸摸焊盤與第二觸摸焊盤之間的保衛焊盤;放置在邊框區域中且將第一觸摸電極和第一觸摸焊盤連接的第一布線;放置在邊框區域中且將第二觸摸電極和第二觸摸焊盤連接的第二布線;從保衛焊盤延伸并且放置在相鄰的第一布線與第二布線之間的保衛線;放置在覆蓋第一布線、第二布線和保衛線的絕緣膜上的橋接圖案,所述橋接圖案將彼此對應的第一布線和第一觸摸電極電連接。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具有非矩形有效區域的自由形式的觸摸屏面板。本發明尤其涉及一種具有新穎配線布置的自由形式的觸摸屏面板。
背景技術
用戶界面(UI)能夠使人(用戶)與各種電氣和電子裝置進行交互并且按照他們的意愿易于控制這些裝置。用戶界面的典型例子包括小鍵盤、鍵盤、鼠標、在屏顯示(OSD)、以及具有紅外通訊能力或射頻(RF)通訊能力的遙控器。用戶界面技術不斷擴展,以提高用戶的感覺和操縱便利性。近來,用戶界面已涉及觸摸UI、聲音識別UI、3D UI等。
觸摸UI在便攜式信息應用裝置中正變得越來越不可缺少,而且其正廣泛用在幾乎所有類型的家用電器中。電容觸摸感測系統能夠用在各種應用中,電容觸摸感測系統具有觸摸屏面板結構,觸摸屏面板結構能夠提供比傳統電阻觸摸感測系統更高的耐久性和光學透明性并且能夠進行多點觸摸檢測和接近觸摸檢測。
而且,近來柔性顯示器在商業上已變為可行。例如,柔性顯示器在形成有塑料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的顯示面板的有效區域中再現輸入圖像。塑料OLED形成在柔性塑料基板上。柔性顯示器能夠獲得各種設計并在便攜性和耐久性方面提供優點。通過添加包括觸摸傳感器的觸摸屏面板,柔性顯示器被用在各式各樣的應用裝置中,這些應用裝置包括TV(電視)、車輛顯示器和可穿戴裝置、以及諸如智能電話和平板PC之類的移動裝置。
具有觸摸屏面板的顯示器可以是自由形式的(或是非常規形狀的,或是怪異形狀的),而不是傳統的矩形設計。就是說,顯示圖像的有效區域、以及顯示裝置的觸摸屏面板和顯示面板可以是自由形式的。
因為自由形式的顯示器具有與現有顯示器不同的形狀,所以顯示器的一些結構部件的放置也應當是不同的。例如,自由形式的顯示器需要與現有顯示器不同的配線布置。
就是說,需要開發一種能使接收不同信號的不同配線進行有效布置以避免配線之間的干擾的新穎的配線布置。此外,布置這些配線的區域是不顯示圖像的邊框區域。該區域應當做得盡可能小,以實現窄邊框。
發明內容
本發明進行了努力以提供一種觸摸屏面板,該觸摸屏面板通過使用新穎的配線布置在減小相鄰配線之間的信號干擾的同時具有窄邊框。
在一個方面中,一種觸摸屏面板,包括:基膜,所述基膜具有邊框區域和自由形式的有效區域;位于有效區域上的彼此交叉的第一觸摸電極和第二觸摸電極;放置在邊框區域中的第一觸摸焊盤和第二觸摸焊盤、以及放置在相鄰的第一觸摸焊盤與第二觸摸焊盤之間的保衛焊盤;放置在邊框區域中的第一布線,所述第一布線將所述第一觸摸電極和所述第一觸摸焊盤連接;放置在邊框區域中的第二布線,所述第二布線將所述第二觸摸電極和所述第二觸摸焊盤連接;保衛線,所述保衛線從所述保衛焊盤延伸并且放置在相鄰的第一布線與第二布線之間;和橋接圖案,所述橋接圖案放置在覆蓋所述第一布線、所述第二布線和所述保衛線的絕緣膜上方并且將彼此對應的第一布線和第一觸摸電極電連接。
附圖說明
被包括來給本發明提供進一步理解并結合在本說明書中組成本說明書一部分的附圖圖解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并與說明書一起用于解釋本發明的原理。在附圖中:
圖1是示意性圖解根據本發明的觸摸屏面板的斜視圖;
圖2是圖1的區域AR的放大圖,其圖解了根據本發明第一典型實施方式的觸摸屏面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樂金顯示有限公司,未經樂金顯示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93770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