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連續重整裝置反應器置換氣流程的改進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934828.3 | 申請日: | 2016-11-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18073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11 |
| 發明(設計)人: | 徐又春;孫秋榮;郭勁鶴;李愛國;董海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石化廣州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煉化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0G59/02 | 分類號: | C10G59/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0620 廣東省廣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連續 重整 裝置 反應器 置換 流程 改進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石油煉制與化工領域的連續重整裝置反應器置換氣流程的改進方法,置換氣由循環氫改用含烴類物質較少的氣源氫,以解決循環氫帶烴較多吹掃效果不好,致使催化劑帶油影響提升和輸送;待生催化劑氯吸收段或氯吸收罐的運行狀況趨于惡化和帶烴造成再生放空氣中非甲烷烴類超標排放等技術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石油化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連續重整裝置反應器置換氣流程的改進方法。
背景技術
在連續重整現有技術中,采用重整循環氫(循環氣)作為置換氣吹去催化劑絕大部分油氣,以利于催化劑提升和輸送,但是因為重整循環氫含烴類物質較多,對應催化劑連續再生工藝,烴類物質隨待生催化劑攜帶至氯吸收段或氯吸收罐,這種以循環氫作為置換氣的方法同時帶來了一些問題,具體為:
其一,烴類物質隨再生放空氣排放,造成再生放空氣中非甲烷烴類超標排放;其二,氯吸收段或氯吸收罐不同程度存在局部超溫現象,當溫度達240℃以上時待生催化劑存在燒焦傾向,因低碳烴類物質存在燒焦生成水,使得氯吸收段或氯吸收罐的運行狀況趨于惡化。另外,如循環氫帶油不能吹走催化劑上的油氣,使得催化劑的提升和輸送變得困難。
環球油品公司(以下簡稱UOP)是全球連續催化重整裝置技術的主要提供商之一。其中國專利CN1249204C反應和再生系統公開了疊級反應器底部設有將催化劑顆粒從反應器中取出的下保留室(反應器催化劑收集罐),下保留室具有從下保留室中的催化劑上清洗烴的氫(反應器置換氣)的入口端口,下保留室允許氫氣向上流動進入底反應器。
徐承恩2006年主編的《催化重整工藝與工程》第392-396頁公開了待生催化劑從底反應器催化劑收集罐經置換氣吹掃掉待生催化劑上絕大部分油氣的流程,并公開了圖7-28和圖7-29。由圖中可看出待生催化劑進入催化劑提升系統前,須經置換氣吹掃干凈待生催化劑上絕大部分油氣。
李成棟2001年編著的《催化重整操作指南》第104-106頁公開了催化劑收集罐的結構和流程,并指出催化劑收集罐一般采用預熱的循環氣吹掃和加熱。由第106頁的圖4-26中可看出催化劑收集罐與最后一個反應器聯成一體,用于置換的循環氣吹掃入口布置在催化劑收集罐上,吹掃氣隨反應物料流出。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連續重整裝置反應器置換氣流程的改進方法,置換氣由循環氫改用含烴類物質較少的氣源氫,以解決循環氫帶烴較多吹掃效果不好,致使催化劑帶油影響提升和輸送;待生催化劑氯吸收段或氯吸收罐的運行狀況趨于惡化和帶烴造成再生放空氣中非甲烷烴類超標排放等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連續重整裝置反應器置換氣流程的改進方法,其特征在于:含烴類物質較少的氣源氫分成兩股,一股作為一號反應器置換氣經一號反應器置換氣流控閥調節后經一號反應器置換氣換熱器換熱至120~140℃,進入第二反應器催化劑收集器吹掃自第二反應器依自重流下的催化劑上油氣,吹去油氣的催化劑提升至第三反應器緩沖段,置換氣隨第二反應器反應產物一起進入的第二中間加熱爐;一股作為二號反應器置換氣經二號反應器置換氣流控閥調節后經二號反應器置換氣換熱器換熱至120~140℃,進入第四反應器催化劑收集器吹掃自第四反應器依自重流下的催化劑上油氣,吹去油氣的催化劑提升至待生催化劑分離料斗,置換氣隨第四反應器反應產物一起進入的重整混合進料換熱器。
本發明一種連續重整裝置反應器置換氣流程的改進方法,其進一步特征在于:所述含烴類物質較少的氣源氫引自連續重整裝置內。
本發明一種連續重整裝置反應器置換氣流程的改進方法,其進一步特征在于:所述含烴類物質較少的氣源氫來自于反應器還原段引出的還原氣放空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石化廣州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煉化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石化廣州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煉化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93482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應用程序的顯示方法、裝置及移動終端
- 下一篇:用于制造納米結構的方法





